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名家讲堂:王宣明老师画牡丹课徒稿节录

(2019-05-30 05:50:03)
标签:

转载

名家讲堂:王宣明老师画牡丹课徒稿节录

凤凰新闻 2018-12-06 17:15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http://p2.qhimgs4.com/t013ae63679fc15873c.jpg

沧海桑田陈佩廷 - 古筝曲

 

本内容摘录自《画牡丹课徒稿》,王宣明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广告画牡丹课徒稿---经典国画实用技法

作者:王宣明 编著

当当

作者介绍:王宣明(1937-),字道之,上海青浦人。职称副研究员。上海牡丹画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牡丹,落叶灌木,初春发芽抽枝,整株牡丹由花冠、枝叶、茎干等部分组成。

http://p0.qhimgs4.com/t01be3a722c5f6281af.jpg

一、牡丹叶片与叶丛的画法

 

牡丹叶片发自花的周围,为互生的二回三出,复叶羽状,在大叶柄上分出三个小叶柄,每个小叶柄上长三片叶,谓之三叉九顶。在画写意丛叶时只需在众多的叶片中画出一组亮相叶片,表现出三叉九顶的特征即可。

 

画叶片时,先调出汁绿为主色,再蘸以胭脂或墨使其有变化,三笔为一组。画丛叶时,第一要留足“气眼”,即在丛叶之间要留出形状各异的空白,叶宜少不宜多,这样更能突出花冠,叶的总面积要小于花冠的总面积;第二要处理好叶尖,叶的出神处在叶尖的趋向转折上,叶尖宜露,用笔要松灵。

 

先画干后画叶法

 

http://p1.qhimgs4.com/t015a86d5adecdd3f70.jpg

先画叶后画干法

http://p1.qhimgs4.com/t01edf6f60ee7012b9c.jpg

牡丹的叶子为二回三出的羽状复叶,可分为形似掌状的掌面叶,左右翻卷的翻卷叶,而画面上出现的是由众多的叶子组成的叶从,分述如下:

 

掌面叶:用笔要边旋边行以求其势,实入虚出易生动。

 

画法要点:1.在白瓷盘中调好墨绿色(黄、蓝、绿)。2.以清水笔蘸墨绿色,略调匀,笔尖复蘸墨,行笔时略转笔杆,收笔时笔锋指向画者的胸部。3.实入虚出,即起笔时落笔较重实,收笔时提笔虚出,使笔线有虚实的效果。

 

翻卷叶:即叶片上有部分翻面叶。有上翻叶、下翻叶、风翻叶之分。

 

画法要点:上翻叶,一般生长在花蕾周围,略带胭脂色,由上至下用笔。2.下翻叶,一般生长在盛开花冠的四周,翻叶应画在叶丛的外露部分。3.风翻叶,叶丛、叶片风向要一致,也偶有少量叶可逆势。画叶时用笔实入虚出,有灵动的感觉。

 

http://p0.qhimgs4.com/t0119136ef554266cc4.jpg

牡丹叶丛的画法

 

叶丛结顶法:三叉九顶是牡丹叶的物理结构。

 

画法要点:1.因叶丛的透视原因,结叶时可以九片叶一组,或七片、五片组合。2.画叶丛时,要注意攒七聚五,俯仰的变化,随势而点垛。

 

叶丛穿插疏密法:画叶要讲究疏密,否则易散乱一堆。

 

画法要点:画叶丛时要疏处展姿,密处通气,叶眼出枝,穿插有序。

 

叶丛勾筋移位法:勾筋移位可以按作者的意向分割叶片。

 

画法要点:1.通过勾筋可以画出叶丛的立体感,用笔可以实入虚出,也可以虚入实出。2.移位勾筋,可将大叶分解成小叶,也可将小叶合并成大叶。

 

http://p1.qhimgs4.com/t01af8e618dc2d27ab1.jpg

叶丛的深浅互托法:深浅互托法旨在画出叶丛的立体感。

 

画法要点:

 

1.淡色叶丛画好后,在其后用较深的色块或墨色加上。2.先用深墨画叶,次用淡墨相随,最后用较淡的墨绿色衬托,层次分明。

 

http://p0.qhimgs4.com/t013fdcb442c5a4de4e.jpg

除上诸法外,在整株牡丹的叶丛组合时,叶丛间要注意透气留出通道。

 

 

 

二、牡丹枝干的画法

 

牡丹枝干是花与叶的骨架,老干曲折,新枝挺拔,主导着花的势态与方向。

 

画法要点:

 

1.用笔要有力度,自上而下,顿挫黑白,收笔虚灵,单枝干上部画分枝,有辅枝相助。

 

2.老干多弯曲,斜势成“弓”,两干在一起不能平行,要有曲与直的变化。

 

3.多根干枝组合要画出主辅破的三线关系,注意画面分割,求布局上的平稳。

 

4.老干的用色,以墨赭色为佳,半干时可用墨赭按老干的结构勾勒皴擦。

 

http://p2.qhimgs4.com/t01003a467b01126a64.jpg

一组牡丹花干的画法

http://p0.qhimgs4.com/t01e2fbe6211003e7ec.jpg

http://p2.qhimgs4.com/t013fcb105988719bfd.jpg

三、牡丹花蕾的画法

 

花蕾又称花苞,分大蕾与小蕾,小蕾的形状似桃,由大萼所包围,花瓣未露或初出。大蕾,已见到部分花瓣,花蕾内紧外松,大萼复萼在其后,大萼三片,大萼片后及两大萼片间有一复萼,又称花托,共六片,呈带状,挺直带尖的花托最具生气。

 

画法要点:1.画小蕾,先蘸草绿调点墨,再蘸适量的胭脂,画三片大萼,并用浓胭脂点出萼尖。2.画大蕾,须用粉红色画出已绽出的花瓣,后画大萼及花托。

 

http://p0.qhimgs4.com/t01f7499bc3e36c9981.jpg

四、牡丹花蕊的特征与画法

 

花蕊有雌雄之分。雌蕊由多个子房聚集而成,外面包一层房衣,花凋谢时房衣破裂露出子房,有的子房瓣化为花瓣。雄蕊在花冠中起点睛作用。

 

雌蕊画法:一般以石绿蘸点胭脂色,以三笔为一组点厾。

 

http://p1.qhimgs4.com/t01aed8c17bd07c8a68.jpg

雄蕊画法:雄蕊由花粉、花丝组成,花粉一般以中黄色点出,也可以用胭脂或其他重色点之,如姚黄牡丹,可先点白粉,待干后再染黄色,此法易出立体感。点雄蕊要注意聚散排列,初开时花粉紧密集中在子房四周,盛开时花粉丰满且围抱子房富有生气,凋谢时花粉有的已散落,但子房仍昂立,要画出其神态。

http://p1.qhimgs4.com/t010f26243e73415694.jpg

五、花冠的结构特征与画法

 

牡丹的品种繁多,花冠各异,可将其按三类、六型归类。三类指:单瓣类,花大如盘,如葵花型 ,花瓣四至五轮;重瓣类,瓣形清晰,如菊花型,花瓣六轮以上;千瓣类,重叠繁密,如绣球型,花冠丰富。

 

六型:葵花型,瓣大飘逸,花蕊显露;荷花型,形似荷花,层次分明;菊花型,花瓣平展,稍有隆起;玫瑰型,花瓣整齐,瓣数较多;皇冠型,层次繁多,花瓣起楼;绣球型,层次重叠,颤颤欲坠。

 

在描述上述花冠时,要抓住形态特征,牡丹花的花瓣环花心而展开,谓之百瓣归心,形成内紧外松,里小外大的花冠特点。花瓣边缘的缺裂变化万千,一般由方、弧、尖三种形状组成,画者要观察其变化规律,每个瓣中间部分都有一个深裂口,旁侧是细尖瓣,之后是较浅裂口,不管缺裂如何变化,边缘总是呈弧线状走向。

 

http://p1.qhimgs4.com/t01b4e30259369d7275.jpg

单瓣类葵花型

 

 

http://p0.qhimgs4.com/t0135f12ec161c5ab90.jpg

 

 

单瓣类荷花型

 

 

http://p0.qhimgs4.com/t01b6e611b754c84779.jpg

 

 

重瓣类菊花型

 

http://p2.qhimgs4.com/t0183b21a184f65c6e4.jpg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