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诗歌——二下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分类: 教学反馈 |
http://s10/mw690/a0e0e2b8g0a42503773a9&69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它是一首语言生动,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教学中,我主要以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出示一幅野外的风景图片,上面只有孤零零的喜羊羊和美羊羊,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是画中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讨论后,就顺势导入课文: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如果我们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分辨方向,找到正确的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后。
(3)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我问学生“你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辨别发现吗?”由于第三、四、五自然段的结构都与第二段相似,所以我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我在给学生讲解了第二段课文后,让学生知道“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是个比喻句,太阳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后,我会创设情境,出示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加以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
(4)整体回顾,游戏巩固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的特点,在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前提下,我会及时组织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迷路的小孩、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进行对话。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本内容上,又符合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同时我还让孩子们每人在书上画了一个方向盘,进行辨别方向的游戏。
(5)迁移拓展,仿写诗歌,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开动脑筋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找到出路。本文形式活泼,格式工整,非常适合仿写,于是在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查阅资料还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借用课文段落进行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