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的是外形,不变的是人性!──重读卡夫卡《变形记》之感想

标签:
卡夫卡《变形记》存在即现实荒诞性人性 |
分类: 杂文 |
http://s15/mw690/002WDg5mgy6OiB97XrNdf&690卡夫卡《变形记》
卡夫卡作为一个以作品穿越时空的伟大作家,具有非常灵动的想像力和非常精深的思考力。而这二者在于大多数人,连带大多数作家,似乎就难以达到如此辉煌的融通境界。在卡夫卡的世界中,这二者成了巧妙的对应唱和。这正如巴赫的宗教赋格曲,内容的庄重和千回百转的对位纠缠,产生出令人陶醉的美妙和声,让人深深地沉浸在艺术营造的氛围之中。
对卡夫卡来说,一个社会人,同时具有二个世界,扮演二个角色。一个是所谓真实存在的“人”的角色,另一个则是社会让他就范,挣脱不了必须扮演的“生存”的角色。在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下,前者这个“人”仅仅只是一个空洞的“虚名和皮相”,后者才是具有实际行为能力的“合理的存在”。
按照黑格尔“存在即合理”之说,在现代社会,后者的存在(角色的存在),是合理的。前者的存在(皮相的存在),倒是被忽略的。
现代社会的构造,决定了现代社会的荒诞性。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恰恰反映出了这种现代社会荒诞性。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早日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一天早晨他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尽管他发生了这样的变故,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愁苦的母亲,并想帮助有音乐天赋的妹妹上音乐学院。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处境,给家庭带来的是屈辱和困顿,为了家人的幸福,他带着日渐严重的伤痛,艰难爬行在自己满是尘埃的卧室里,最后,用头一次次地撞击头部,无声地壮烈地死去而至僵硬。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社会,也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令人心酸和震撼,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在《变形记》小说中,最初,格里高尔的妹妹一直对变成甲虫的哥哥照顾有加。但最后,也是格里高尔的妹妹,彻底摧毁了他。“‘他一定得走,’格里高尔的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地纪念着他。可现在呢,这个东西把我们害得好苦,赶走我们的房客,显然想独霸所有的房间,让我们都睡到沟壑里去。瞧呀,父亲,’她立刻又尖声叫起来,‘他又来了!’在格里高尔所不能理解的惊慌失措中她竟抛弃了自己的母亲,事实上她还把母亲坐着的椅子往外推了推,仿佛是为了离格里高尔远些,她情愿牺牲母亲似的。接着她又跑到父亲背后,父亲被她的激动弄得不知如何是好,也站了起来张开手臂仿佛要保护她似的。”
卡夫卡通过描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揭示现代社会异化的荒诞性。伴随着现代化,异化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整个现代化,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类不断付出异化代价的过程。现代化伴随着异化,这就像魔鬼之舞,鬼舞影随,现代化高歌猛进,异化怪物横行。所谓的现代化之风弥漫全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在异化荼毒中,面目可憎,伤痕累累。
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这可信吗?在此,也来说说现实世界的另外一个例子。电视里曾经报道过,澳大利亚有一位白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爱好,即像饲养宠物一样,每天饲养几只硕大的澳大利亚蟑螂。这个爱好很另类。当电视台记者询问他,你是白领,也很绅士。为何有这个爱好,养这样的不洁之物?他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你认为这些大蟑螂是不洁之物吗?我每天下班后给它们洗澡,给它们新鲜食物。它们的翅膀洁净光亮,像绅士的晚礼服贴身而显得气度不凡。我下班后,喜欢饲弄它们看它们在玻璃缸里钻来钻去。为什么饲养它们?因为看到它们,我就想起我自己。我和我的同事们,所谓的白领们,其实和这些蟑螂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每天也在城市的大楼里钻进钻出,我们也在为谋生寻找食物,虽然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也不过类似这些大蟑螂晚礼服的行装啊。电视台的记者,听后似有所悟,微微地点起头来。
异化以各种看得懂和看不懂的方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一些原始社会里,在一些专制国家里,虽然你被称之为人,但,本质上,你就是奴隶。还有,如今的手机控,也是一种风靡全球的异化之风。作家王朔最近撰文言及:“你们觉得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大家默然。有人接着道:“你在对人感叹这诗意的世界时,对方在埋头摁手机;你在抱怨这冷漠的世界时,对方还在摁手机;当你要告别这个世界时,对方仍然在摁手机。”大家黯然。
多少人,在手机的世界里迷失,异化?异化而荒诞的现代人,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面具?!
卡夫卡是孤独的,因为人性太清醒而孤独。但是,他的作品,却像黑夜里的一支火把,照亮了人性的通路。伟大的作家就像一支火把,洞见今天异化的荒诞,和预见明天人性之路的必然。
卡夫卡仅仅活了四十一岁,可谓英年早逝。卡夫卡有过三次爱情故事,却都无幸踏进婚姻的殿堂。他把生命献给了心灵的写作。他曾经说,他最喜欢的是,躲在地窖里写作。我想,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只不过是他写作汲取荒诞素材的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人性扭曲,荒诞之极,而又众人昏昏。这个时代不属于他。他写完了,都没有和这个世界挥一挥手,就走了。
卡夫卡,他的灵魂会穿越吗?或许,他会在另一个空间里继续写作?也未可知……
http://s14/mw690/002WDg5mgy6OiA8qktW40&690
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邱敏君的画,千篇一律的脸,阳光的笑,这也是一种变形记
http://s14/mw690/002WDg5mgy6OiA52YLa9c&690他们是精英,或是领导,也可能是贪官大老虎
http://s11/mw690/002WDg5mgy6OizRsJxU7a&690下跪的民族,所谓的主人,本人很骄傲,实质吓一跳
http://s15/mw690/002WDg5mgy6OizSmpEW1e&690手机族新人类,也是变形记,满大街行走的是手机
http://s16/mw690/002WDg5mgy6OiA16gnXed&690
以上图片均下载自网络,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