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设计学生自学提示

(2014-12-09 09:14:24)
标签:

教育

教师如何设计学生自学提示

晓南学校学校科研课题组

2014.9.1

    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为了有效组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将教材进行改造,设计出适合学情的自学提示。然而,很多教师在设计自学提示时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教材的提炼及创新改造,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搬运工的角色,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自学提示上。

    二是只提出一、二个问题,即问题式自学提示。只有问题,没有具体方法提示和指导,没有标准和要求。

    三是唯教师是用,只考虑教师如何传授,不考虑学生如何学。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如何设计自学提示呢?

    自学提示是引导学生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自学提示设计要基于学生学,体现以生为本,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重点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得如何的问题。

设计自学提示前,首先要吃透课标和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理清知识脉络,准确把握重难点,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拓展提升点,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自学提示设计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进行。为了达到指导的目的,对教学内容宜进行问题化设计,重在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巩固,依据自学提示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为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学提示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生成过程和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体现学习的递进性;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性,自学提示宜进行分层次设计,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困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根据学习内容,宜设计具体有效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学提示设计的过程,也是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改造的过程,将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教材系统转化为适合学情的教学系统,转化成通俗、易懂、具体的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围绕学生有效学习,自学提示可以按目标感知、重点、难点、铺垫导入、问题导学、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训练反馈等环节进行设计。

    自学提示设计要围绕三维目标,目标设置要可测,以便于紧扣学习目标来设置学习问题、学习过程和反馈训练。问题设置和反馈训练要可测,以解决学生学得如何的问题。

自学提示使用时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如有些问题在教材上可以直接标写勾画,教材中的材料、习题可以直接标注等。

    自学提示设计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整合教材,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易错点,为自学提示设计和重难点突破找到支点。

    2.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递进关系。

    3.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间的联系和递进关系,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易错点设计成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

    4.针对重难点和易错点,设计合适的学法指导。可以是知识铺垫、思路点拨、疑难解读、易错点提示、记忆口诀、学法介绍、知识缺陷补充等,起到“激兴趣、导学法、引思路”的作用。

    5.按照“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的原则,精选教材和教辅资料中的习题,按对应的知识点和难度梯度编写反馈检测题。

    6.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编写拓展提升部分,拓展提升部分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可以是即兴写作、仿写、实验设计与探究、材料分析、实践应用等。

    自学提示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自学提示设计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

    2.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标准和突破重难点的可行方法。

    3.问题的设计既要有坡度又要有启发意义,要注意知识的铺垫,重难点必须有学法指导,疑点和易错点要有提示,以便于引导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4.反馈检测题要紧扣教材内容进行选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切忌重复训练,题量不宜过大,以1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