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公山下党旗红
(2023-10-11 10:16:23)分类: 杂论文章 |
——王庄镇翟卓村星级党组织建设纪实
社公山,澄城最高的山。清代学者张秉直的《游社公山记》对山下景象曾有“旷野平畴,村落鳞次”的生动描述。在这鳞次的村落中,有一个形如簸箕的村子——翟卓。
承数百年人文雅韵,沐新时代化雨春风,翟卓村不仅在历届镇党委的领导下,建立了村级党组织,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村党总支打造成了下设翟卓、富源2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72名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社公山下。
阵地建设强党建。按照“场所布局好、配套设施全、党建元素显、服务功能优”的要求,投资30万元,建成了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为一体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持续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评星等制度,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党总支的战斗力、凝聚力日益增强。
绿色产业促增收。建立了“以粮养畜、以畜促沼、以沼壮果、畜沼丰粮”的产业生态链,一手抓粮食种植,扩大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确保面积、产量“两个只增不减”;一手抓绿色富民产业,新栽优质苹果产业示范园50亩,苹果面积达到3600亩,挂果2700亩,“澄果”牌有机SOD苹果有口皆碑。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场2个,小规模养殖户20余家,年出栏稳定在10000头左右。集体经济增活力。积极探索“支部主导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群众全部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翟卓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投资550万元,建成2400平方米,存量2000吨的富源冷库,与全国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明康汇生态农业签订了果品储藏合作协议。投资700万元建成果品交易市场及技术领先的法国迈夫诺达苹果分拣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
(采访村书记同期声: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组织带领下,通过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村上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几年,村集体经济为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分红39万元,集体经济合作社分红12.7万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3000元。可以说,村级党组织真正发挥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引导作用。)
基础设施上台阶。新打机井16眼,新建水塔11座,配套滴灌520亩,实现了巷道硬化全覆盖,田间水系条件走在全县最前列。建成村文化广场2个,实施卫生改厕245个,建成沼气池136口,安装道牙12公里、路灯323盏,全村所有巷道南北两侧绿化带全线贯通。按照“支部推动、党员促动、群众参与、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建立了由总支书记、党委委员、保洁员、责任人和监督员组成的网格化黄精卫生治理格局,由31名党员配合保洁员常态化保洁,建立了常态化人居环境管护网。
基层治理促和谐。坚持议事、决策、管理制度化。落实重大事务实行“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行“一约四会”;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生活、邻里和睦友好、勤劳节俭致富、科技兴农富农等文化教育活动,办好农家书屋,成立锣鼓队、秧歌队和秦腔自乐班。坚持每年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表彰好青年、好媳妇、好公婆,弘扬典型树新风。组建村级“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针对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我是党员我带头”示范作用,治出老百姓的满意度,理出群众幸福感。
(采访村民同期声:如今的翟卓村,巷道干净整洁,路灯崭新明亮,两边绿树成行,村规民约也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村风和谐,民风淳朴,翟卓村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
党旗越红,乡村越美;党旗越红,群众越富。这是翟卓村党组织建设的真实写照,也是星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的充分体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翟卓村的党旗一定会更亮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