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参加“我与盘锦公交40年”有奖征文)

(2024-05-02 15:42:36)
标签:

散文

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参加“我与盘锦公交40年”有奖征文)


      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

高培福

我在盘锦学习生活半个多世纪了,翻阅一段泛黄的记忆所有斑驳的时光,好似一袭婉约的惆怅,丰盈了流年,绚烂了时光目睹了这座新型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里的人们乘坐的公共交通事业的飞 速发展,那历史的一幕幕啊,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从大连调到盘锦支援辽化建设。下了火车,朋友就告诉我们:这里的“公交车”就是马车,可以随便坐,不用付给热情的车老板费用。在尘土飞扬马路上,我和工友打听到前往辽化行走的方向,毫不客气的坐上马车一路颠簸地奔向了工地,这就是第一次来盘锦坐“公交车”的体会。后来我搬进在辽化五七村家属宿舍,那时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我和弟弟常常到军民粮站去买粮,用扁担挑着粮食出来,放在路旁,看到马车就上,有时不能直接拉到家里,半路上再换别的马车,这样一直坚持多年。

那个年代到盘山街里买个东西和办什么事,都是坐作马车去的,坏天气也就没有办法。有一年,我出差回来,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只能步行回到五七村,全身湿透,塑料凉鞋还被埋在泥泞的土里。深深感觉到这里没有公交车的许多不便之苦啊!

我们盼来建市后,各项事业才有了蓬勃发展,我在红旗大街上逐渐地看到了一辆辆公交车,在那为数不多几条线路上忙碌着,慢慢地公交线路也一步步地增多并逐步规范起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后那些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出现在百姓眼前,而且线路也是突飞猛进增加了许多,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感觉。那年我外地同学来坐上新开辟的公交线路,去新生农场办事,回来后对我说:你们盘锦这几年公交事业的变化之大让他感到非常惊讶。我这个盘锦人听到之后,心中也感到无比自豪。

现在交通线路多了,基本形成网格化。就拿我们辽化生活区来说,过去从一区到五区去办事常常得走半个多小时,现在有了3环公交车,坐上车5-6分钟就到了。我看到:那些坐在车上老人,满脸充满了喜悦之情。让人们体会到改革开放后我们这里交通的方便与党的温暖关怀。真是:那为民服务的公交一家,却紧连着幸福的百姓千万家啊!

今年春节前夕,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市里购买年货。公交车上人很多人挤人。当时我好不容易的坐上3路公交车,当车行驶到北方工业学校站时,站台上还站着一个人,司机看到后还是慢慢将车停了下来,耐心地对那个人说:大爷,车上人太多了,别上车挤坏身体,等下一趟车吧!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啊,这虽然是一句平凡的话语,却道出盘锦公交工作者那人性化的高度管理水平啊!车门虽然没有打开,但是那个老大爷还是向司机感谢地招了招手!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去年,我去兴隆台的市公交局办理老年人交通卡。那天人很多,排了队办完手续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以后每年还要定期来核查一次。许多老年朋友疑惑不解,纷纷地说,我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能不能多设几个点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今年核查卡时,朋友告诉我在火车站附近,增设了一个新点,不用再去兴隆台了!我吃了惊了,感叹之余,没有想到盘锦公交人会以这么快的速度急人们所急,一心一意地为百姓着想啊!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漫步在宽阔的大街上,路边盛开的丁香花散发着阵阵芳香,那一辆辆披满阳光的淡淡咖啡色公交车,从身边掠过,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翻……这盘锦公交变化的一件件往事,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公交事业千变万化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吗,亲爱的朋友们你说呢?

2024-5-1(1300字)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参加“我与盘锦公交40年”有奖征文)

           2024年5月17日盘锦晚报第五版发表

“我与盘锦公交40年”征文选登丨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

辽河晚报 2024-05-17 08:00 辽宁


我在盘锦学习生活半个多世纪了,翻阅一段段泛黄的记忆,所有斑驳的时光,好似一袭婉约的惆怅,丰盈了流年,绚烂了时光。目睹了这座新型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里的公共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那曾经的一幕幕,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从大连调到盘锦支援辽化建设。一下火车,朋友就告诉我:这里的“公交车”就是马车,可以随便坐,热情的车老板不会收取费用。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我和工友打听到前往辽化行走的方向,毫不客气地坐上马车一路颠簸地奔向了工地,这就是我第一次来盘锦坐“公交车”的体会。后来,我搬进辽化五七村家属宿舍,那时经济条件不太好,我和弟弟常常到军民粮站去买粮,用扁担挑着粮食出来,放在路旁,看到马车就上,有时不能直接拉到家里,半路上再换别的马车,这样一直坚持多年。


那个年代,到盘山街里买东西和办事几乎都是坐马车去。有一年,我出差回来,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只能步行回到五七村,全身湿透,塑料凉鞋也陷进泥里,深深感到这里没有公交车的不便之苦。


建市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在红旗大街上逐渐看到了一辆辆公交车在为数不多的几条线路上忙碌着。慢慢地,公交线路也逐渐增多并逐步规范起来,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年,我外地的同学来盘锦,坐公交车去新生办事,回来后对我说:“你们盘锦这几年公交的变化之大让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听到后,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现在交通线路多了,基本形成网格化。就拿我们辽化生活区来说,过去从一区到五区去办事常常得走半个多小时,现在有了3环公交车,坐上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今年春节前夕,我乘坐3环公交车去购买年货,车上人特别多,当车行驶到北方工业学校站点时,司机看到站点站着一个人,随即慢慢将车停了下来,耐心地对那个人说:“大爷,车上人太多了,别上车挤坏身体,等下一趟车吧!”虽是一句平凡的话语,让人听了既温暖又感动。


去年,我去公交公司办理老年交通卡。那天人很多,排队办完手续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以后每年还要定期来核查一次。许多老人愁眉不展,纷纷说,“我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能不能多设几个点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今年核查老年交通卡时,朋友告诉我火车站附近增设了一个新点,不用再去兴隆台了。我颇为高兴,没有想到盘锦公交人会以这么快的速度急人们所急,一心一意地为百姓着想。


漫步在宽阔的大街上,路边盛开的丁香花散发着阵阵芳香,那一辆辆披满阳光的公交车从身边掠过,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盘锦公交变化的一件件往事,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公交事业千变万化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吗?

高培福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UqYDDulDdCfiaZq2p1JztcnBibejOiaRKBiaG07MjcuUWibGdMmtRZXWkTV5BtEXR1nd3qBqP34bfhWNibzopMmtYQw/640?wx_fmt=png&from=appmsg

投稿邮箱:1633251600@qq.com

作品须标明作者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2820978

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参加“我与盘锦公交40年”有奖征文)

我与公交车的那些故事(参加“我与盘锦公交40年”有奖征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