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人溺水身亡,获救者称“关我屁事”良心何在?

(2012-07-10 17:06:52)
标签:

邓锦杰

关我屁事

老年人权益

杂谈

分类: 曲靖信息网
邓锦杰救人前的几分钟带着自己的爱犬溜达

     人人提倡见义勇为,深深斥责见死不救。可你见过这么没有良心的人吗?事情发生在湖南娄底,邓锦杰,年仅27岁。他奋不顾身的将一家三口从水中救起,不幸的是,因体力不支的他被湍急的河水吞噬。而让人心寒的是,当邓锦杰遇险生死不明时,被救的一家三口不但没积极施救,也没留下来关注事情的进展,而是漠然地选择了离开,而他的回报是获救者的一句“关我屁事”,他们就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扬长而去。对于他们而言救人者的生命就如此举无轻重吗?为什么落水了还要呼救呢?那为什么在邓锦杰救他们之前不说“关你屁事”呢?对于这件事情警方正在展开调查,期待一家三口现身。

深夜被搜救到的邓锦杰已经不省人事


    “关我屁事”的冷血言辞,无疑是对救人者生命的蔑视。就算邓锦杰不是与自己命运牵连,一个正常人的逝去,都应被我们痛悼。更何况,在救人与被救两者之间,被救者总是欠人情的一方。在我们的公序良俗中,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为你而逝,你怎可闭眼无视?是害怕承担责任,还是良心就是如此?

     人们都在感慨道德滑坡,但某些人也许潜意识里,把自己视作高尚者,忘却自己在“顺坡而下”。救人者的诚挚与获救者的漠然,俨然构成了道德的两极。在恶俗风景已经成为常态的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境:有人落水,众人围观;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这一切都应在那四个字上:“关我屁事!”

   “关我屁事”大行其道的更多原因是“管事”有风险,“后果”要自负。下水救人搭上性命申报“见义勇为”遭拒的案例绝非一二,好心助人反被人诬有口难辩的事情举不胜举。“关我屁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冷漠的代言词。更可怕的是这种冷漠形成的恶性循环。“关我屁事”,还展露出法律制度的冷漠。现实社会之下,是必要重建新道德了,而新道德的构建需要法律的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常回家看看”入法。既然“常回家看看”能立法,为何对见义勇为和见死不救不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制?对被救后扬长而去的冷漠者,不仅要承担其民事补偿的责任,更要立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打击这些冷漠者,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相关内容

见义勇为的“热心肠” 
理应对“关我屁事”辨明是非
“关我屁事”唤立法保护施救者
"见义勇为反赔钱"事件有突破 定性为交通事故
如果遇到要帮助的人你敢帮么?救人有风险,救前需谨慎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