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滕王阁序》预习案

(2019-03-26 21:22:15)
标签:

教育

《滕王阁序》预习案(1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闫颖    使用日期:20181010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备课组长(签字):

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勃生平及《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l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翻译第1自然段内容;2.积累第1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知识链接”部分相关知识介绍,并用红笔将重要信息进行标记;2.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1自然段文意;3.积累总结第1自然段的文言知识;4.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黄鹤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山西永济)。

岳阳楼——“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王勃及《滕王阁序》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
、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 瓯越(    ) 台隍(    ) 綮戟(    )  ) 懿范   ) 襜帷(    

胜饯   ) 潦水    )  俨骖騑 (     )    凫渚(   )(   

绣闼   ) 雕甍    ) 闾阎(    )(    )云销雨霁(    ) 孤鹜    ) 遄飞 (     ) 睢园   ) 睇眄(    )(    )多舛(    ) 簪笏   )    )
    6.
我的疑问

探 究 案

阅读文章第一段思考:

1.     哪几句写了洪州的历史、地理风貌?突出了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滕王阁序》预习案(2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闫颖    使用日期:20181012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备课组长(签字):

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23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l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第23自然段内容,积累第23自然段的文言知识。2.体味文中描写的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23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23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认真阅读课下注释,明确23自然段中典故的来源及用意;4、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三江而带五湖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蛟起凤

烟光凝而暮山紫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2)古今异义:千里逢迎                孟学士之词宗

3)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颜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童子何知                             俨骖騛于路上,访风景于崇阿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川泽纡其骇嘱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探 究 案

1、赏析以下句子的妙处。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这篇骈文,摹写景物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段段华彩,一气呵成,使人犹如身临其境,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那么,滕王阁的景物美在王勃笔下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写出答案要点)

 

滕王阁序(3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闫颖    使用日期:20161013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备课组长(签字):

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45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认真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命运多舛但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l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第45自然段内容,积累第45自然段的文言知识。2.体味作者的高傲风骨和危难之时不坠志向的决心。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45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45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四美具,二难病                    吴会于云间

贾谊于长沙                      梁鸿于海曲

2)古今异义:

阮籍猖狂:古,                       ;今,肆无忌惮。

君子见机:古,                       ;今,看机会;看形势。

3)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纤歌凝而白云遏               怀帝阍而不见

探 究 案

 

1、本部分(4——5自然段)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解。

 

 

 

 

滕王阁序(4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闫颖    使用日期:20161014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备课组长(签字):

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67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背诵文中的经典语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l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第67自然段内容,积累第67自然段的文言知识。2.背诵文中的名段、名句。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67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67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解释下列成语:

萍水相逢:

钟鸣鼎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桑榆暮景:

命运多舛:

腾蛟起凤:

投笔从戎:

 2. 名句默写:

潦水尽而寒潭清,                  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落霞与孤鹜齐飞,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探 究 案

 

1、如何理解“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句话?

 



2、梳理文章结构,总结各部分内容。

 

 

 

3、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