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预习案
(2019-03-26 21:22:15)
标签:
教育 |
《滕王阁序》预习案(1)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l
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勃生平及《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l
预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知识链接”部分相关知识介绍,并用红笔将重要信息进行标记;2.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1自然段文意;3.积累总结第1自然段的文言知识;4.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黄鹤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山西永济)。
岳阳楼——“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胜饯 (
绣闼(
探 究 案
阅读文章第一段思考:
1.
2.作者是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滕王阁序》预习案(2)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l
1.知识与能力:1.学习2、3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l
预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2、3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2、3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认真阅读课下注释,明确2、3自然段中典故的来源及用意;4、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烟光凝而暮山紫
(2)古今异义:千里逢迎
(3)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颜公之雅望
童子何知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探 究 案
1、赏析以下句子的妙处。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这篇骈文,摹写景物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段段华彩,一气呵成,使人犹如身临其境,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那么,滕王阁的景物美在王勃笔下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写出答案要点)
滕王阁序(3)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l
1.知识与能力:1.学习4、5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认真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命运多舛但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l
预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4、5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4、5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四美具,二难病
屈贾谊于长沙
(2)古今异义:
仙阮籍猖狂:古,
君子见机:古,
(3)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纤歌凝而白云遏
探 究 案
1、本部分(4——5自然段)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解。
滕王阁序(4)
课型:新授课
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
l
1.知识与能力:1.学习6、7自然段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背诵文中的经典语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l
预
一、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及课外资料翻译第6、7自然段文意;2.积累总结第6、7自然段的文言知识;3、将你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
二、预习内容
1.解释下列成语:
萍水相逢:
钟鸣鼎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桑榆暮景:
命运多舛:
腾蛟起凤:
投笔从戎:
潦水尽而寒潭清,
飞阁流丹,
老当益壮,
探 究 案
1、如何理解“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句话?
2、梳理文章结构,总结各部分内容。
3、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