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11-30 17:41:28)
标签:
教学研究 |
分类: 反思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孩子们,平时的阅读中,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我们来交流。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篇新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一)字词检查
1、课文已经预习过了,这些词语应该难不倒大家。(出示词语)
自由读
2、孩子们,看这个词“混沌”,你是怎样理解它的?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学生答
孩子,看,这就是馄。(示图)
让我们吧“混沌”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吧,谁能读好它?
(二)课文检查
孩子们,课文已经预习了,你认为盘古是个怎样的人?你的理由是什么?拿出与预习单,我们一起来交流。顺机板书
出示文章中心句,齐读。
三、品读赏析
1、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交流
示图
2、课文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去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他的牙齿,变成了(
他的五指,变成了(
他的鼻孔,变成了(
他的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3、有人把这些神话故事编成了一首《民族文化千字文》。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五、小结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共设四个环节:1、课前交流。凭借教材,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经常听到的神话故事引入,让学生逐一交流自已搜集的中国神话故事,当提到人们把盘古当成人类的“老祖宗”时,学生感到特别有趣,不知不觉营造了一个神话殿堂,把学生带进角色,进入了本课的学习。2、检查预习。包括字词和课文的整体感知。字词简单朗读,重点抓了“混沌”一词,比较选择注释,借图片,帮助孩子把模糊的概念形象化,以便理解记忆。预习单设主问题:你认为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和文本的初次对话,充分尊重孩子们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让孩子们多角度和多层面深入理解。3、赏析品读:设主线,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围绕主问题,我牵引点拨,努力把把时间和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体悟、感知。阅读分享:你们读了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你认为哪个片段最神奇?一起来分享。先以组为单位轮流交流,力求做到“人人点到”,接着小组交流展示,。
设计之初,感觉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但也有忐忑的环节。赏析品读,自由想象交流这部分,文章内容锁碎,担心放出去之后,主线牵不住,达不到预期效果。田老师献计献策,让我有了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