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11-30 17:41:28)
标签:

教学研究

分类: 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孩子们,平时的阅读中,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我们来交流。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篇新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一)字词检查

1、课文已经预习过了,这些词语应该难不倒大家。(出示词语)

自由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齐读

2、孩子们,看这个词“混沌”,你是怎样理解它的?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学生答

孩子,看,这就是馄。(示图)

让我们吧“混沌”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吧,谁能读好它?

(二)课文检查

孩子们,课文已经预习了,你认为盘古是个怎样的人?你的理由是什么?拿出与预习单,我们一起来交流。顺机板书

出示文章中心句,齐读。

三、品读赏析

1、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交流   

示图

2课文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去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他的牙齿,变成了(       )的(       )。

   他的五指,变成了(       )的(        )。

   他的鼻孔,变成了(      )的(       )。

   他的____________ ,变成了(      )的(       )。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3、有人把这些神话故事编成了一首《民族文化千字文》。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五、小结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教学反思:

     在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课改表层后,匍匐在第一战线上的我们也总是在努力跟随、寻找顺应时代潮流的明亮那方。“生本”像春天里最美的一朵花,它芳香浓郁,沁人心脾。本学期的研究课,我选择了《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基于“生本”馨香的浸润,在田老师的精心帮助、指导和激励下,我鼓足了勇气尝试着将这一缕馨香牵入了自己的课堂。

教学过程共设四个环节:1、课前交流。凭借教材,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经常听到的神话故事引入,让学生逐一交流自已搜集的中国神话故事,当提到人们把盘古当成人类的“老祖宗”时,学生感到特别有趣,不知不觉营造了一个神话殿堂,把学生带进角色,进入了本课的学习2、检查预习。包括字词和课文的整体感知。字词简单朗读,重点抓了“混沌”一词,比较选择注释,借图片,帮助孩子把模糊的概念形象化,以便理解记忆。预习单设主问题:你认为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和文本的初次对话,充分尊重孩子们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让孩子们多角度和多层面深入理解。3、赏析品读:设主线,文中那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围绕主问题,我牵引点拨,努力把把时间和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体悟、感知。阅读分享:你们读了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你认为哪个片段最神奇?一起来分享。先以组为单位轮流交流,力求做到“人人点到”,接着小组交流展示,。  

设计之初,感觉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但也有忐忑的环节。赏析品读,自由想象交流这部分,文章内容锁碎,担心放出去之后,主线牵不住,达不到预期效果。田老师献计献策,让我有了信心和力量。       

   真正上完这节课的,没有长舒一口气的轻松,无力与失落交织着撒了一地。嗅着“生本”的气息,上出“生本”的味道了吗?一、二、四环节按部就班,三环节抛出了主线,孩子们在自主交流的时候感觉捉不住中心,展不开想象,不会说,不知如何表达。在第二自然段交流“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我适时做了方法的引导,提醒孩子们借关键词“抡”“猛劈”来理解。但是感觉过于牵强,孩子们的理解不到位。全文的重点段第4段,先让孩子们自主交流想象,顺机示图、配动作,指导多样朗读,拓展延伸,盘古的奉献精神和神话的神奇孩子们体会到了,但是教学的模式貌似又回归传统了。

   每次上完课,遗憾总会拉得很深很远,但是信念还是不变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