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一课教材比较
诸志丽
隔两周就要上《面积》这一部分内容,研究分数时无意瞟了一眼:发现一些东西,遂写下来:
1.苏教版:面积开始引入:抛出问题1:.看,黑板的表面与课本的封面,说说谁的面积大的,谁的面积小?接着摸椅子面和桌面,比较谁的面积大?再次,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问题2.怎样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告之用重叠和用一张纸分别去量的方法。接着是6个练习,第一层次用摸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第二层次看各个省市的面积并比较大小,第三层次在方格中比较4个图形的面积(规则和不规则)并说明原因,第4层次:用蓝色描出图形的边线,用红色图出他们的面积。目的区别周长与面积。5个问题出示学校平面图: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提示比较运动场的面积与生活区的面积;6个问题在方格中去掉一些方格,比较空白不规格图形的面积。
面积单位引入:抛出问题: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出示情境图:大约有6本书的封面,大约有10个文具盒盖的面那么大,得出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2.人教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章节,1.首先出现主题图:比较黑板和电视机的屏幕哪个大?接着出示:数学课本和练习的封面,哪个小?再次出示一个2个长宽不等的一大一小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大?最后给出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面积单位,直接就是出示问题:怎样比较上页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告之看不出,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让学生去找别的办法。最后得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西师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也是一章节,例1:看一看,比一比,看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怎样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呢?黑板上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比三角形大,得出:物体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最后给出面积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例2;数一数,比一比,你能比出两面墙上贴瓷砖部分的面积大小吗?告之:数一数就行。我有办法比较这两篇树叶的大小了。告之在方格中去看,遮住的方格多,谁的面积就大。
4.北师大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分开的。例1:什么是面积?出示数学书、硬币、大人与小孩比手掌、两片树叶,没任何提示,接着给出: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接着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长宽与边长不等),抛出问题: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再接着教材出示4中比较方法:剪后拼、用硬币摆一摆、用小方块来比、画格子再来数一数比,然后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的呢?哪种方法更好呢?
最后是4个练习:1是在方格中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2是说三角形长方形圆3个平面图形谁的面积大?谁小?3是出示一样大小的3个正方形,是点阵图。在里面用颜色区别,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4是哪个图案的面积大?在方格里比较小猫和松树的图案。
例2: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给出情境图:6个格子大,24个格子大,抛出问题:两个答案怎么不一样呀?需要统一单位。
分析:纵观4个版本的处理,西师版与人教版的处理大致方向一致,苏教版与北师大版在处理面积与面积单位是分开处理的,
疑问:1.苏教版为什么没给出面积的定义?是因为在引入面积时弄得很扎实吗?经历了看——摸——说——比较的过程,接着又用6个练习,分别巩固与提升,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注意了与周长的区别,其他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都没在习题里加以区分。
想法:概念的教学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系统化几个不同的阶段。苏教版这样的设计,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律。苏教版在1-3学段的数学学习中,“面”都是不定义概念,教材只要求学生结合实例体会面积的意义,在表面的层面上去认识面积,只是到了高中后才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以及其它的“面”。其他版本为甚就给出定义呢?
2.西师版与北师大版对面积的定义是一样的,人教版为什么说封闭图形呢?西师版与北师大版说平面图形呢?它们的外延与内涵有什么区别吗?封闭图形=平面图形?封闭图形指的是由N条线段或弧组成的闭合图形,是指所有维度中处于封闭状态的图形,平面图形,三维空间的球体,平面图形主要指线段围城的平面封闭图形。可见不等,人教版为什么这么定义?真的不知道哟。
3.
北师大版引入面积很干脆,就出示4图,里面没单一的平面图形,看了之后就给出定义,好像注重的看,人教版也是看物体和平面图形,似乎也是注重看了就能理解面积,而西师版面积的引入,看了其他3个版本,我感觉它好杂乱似得,想要面面俱到哦,似乎弄出来不协调。例2比的方法就没北师大版的好。
4.感觉人教版好像国画一样,留白太多,让教师补充就多,是我感觉出错了吗?可能面向大众,就看你如何解读了,空间太大,不难把握。
5.面积引入,北师大和苏教版很注重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面积的理解,而西师版和人教版没有这样,把重点似乎放在面积单位与公式上了。
发现:1.其实学生很大的问题是,面积与周长的意义不容易区分,我觉得人教版和西师版在面积的意义教学时,没苏教版与北师大版处理的好。在教学面积的意义时,应该给与学生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时间,然后在上新知识。在教学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让学生感知和适当区分“线”与“面”。
2.面积引入像苏教版那样教学,遵循认知规律,面积单位教学时向北师大学习,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同一单位的必要性。
这是一些粗浅的第一感觉,还要去看看教学用书,阅读后再比较,慢慢去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