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浅谈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2018-06-09 20:14:10)

浅谈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摘要: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建构游戏也是大班幼儿最喜爱游戏之一,因为建构材料具有自由组合,重复使用、多变性、多样性、可塑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建构区域活动时,大班幼儿渐渐表现出渴望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的需求,这正是合作意识的萌发,交往能力提高的最佳时机,然而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两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大班幼儿 建构游戏 交往合作能力 指导策略

正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主要是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建构区游戏时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我要搭长城”,“我要建公园”,“我要盖摩天大厦”……孩子们在上中班的时候会抱紧自己选择的材料并且担心地说:“这是我先拿到的,你不要抢我,否则我的长城就搭不起来了”,而大班的孩子则会邀请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但是还有大部分孩子由于家里人比较宠爱,所以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沟通的交往经验、内容以及机会都非常的少,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交往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就想抓住大班的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建构游戏来培养、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一、抓住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做好幼儿交往合作的引导

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这是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之一。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经过近三年的相处,同伴之间也比较了解,更是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并且在相互交往中,合作意识、交往能力有了增强,但是往往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搞“分裂”,甚至“绝交”,这是我意识到了:大班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还只是趋于表象,需要教师进一步做好思想引导,提高幼儿解决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我们班萌萌和涵涵是两位漂亮可爱、聪明能干的小姑娘,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要好,喜欢坐在一起、喜欢一起游戏、喜欢帮助他人,但有时也会因为小事而闹僵,常常会相互给老师打小报告。有一次在在建构游戏时,我投放了新的材料——一次性纸杯,并且提供了搭建方法图,它们倆都选择了此区,我听见萌萌说:“我要用叠罗汉的方法来搭建高楼”,涵涵说:“我要用推叠的方法搭金字塔”,说着俩人便开始了搭建游戏,由于在选择场地时离得太近,涵涵不小心把萌萌的作品碰倒了,一场“风波”就此开始了:“你太讨厌了,撞倒了我的高楼”;“我又不是故意的,给你道歉还不行吗”;“道歉有什么用,我的辛苦白费了,哼”,就这样谁也不理谁。看到此情况我没有介入去劝架,而是继续观察,我相信她们会处理好的,果不其然,僵持了一会俩人都笑了,涵涵说:“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吧,重新盖座高楼吧”,很快俩人齐心协力地搭建起来,评价环节的时候她们的作品也赢得了其他小朋友的赞赏。我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萌萌给我打报告,说她的作品被涵涵撞到了,道歉还不诚恳。借此机会我赶紧进行思想疏导,告诉萌萌:涵涵不是故意的,后来你俩也合作了,就说明你已经原谅她了,为什么还会埋怨,人与人交往难免会出现矛盾,要相互理解,有些事一个人干的时候不一定能成功,而合作就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你们的作品不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吗?老师为你们后来的合作感到高兴。

通过此事之后,我利用晨读时间展开了一节谈话活动——《合作力量大》,引导孩子们知道通过在游戏中友好相处,有利于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互相合作,能增强自身的交往能力。

二、利用建构游戏发展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通过自主地择材料、自由结伴、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进行设计搭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有关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建构的造型千变万化,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建构区,发展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呢?

(一)投放适宜材料,创造交流合作条件

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可见材料投放对幼儿思想、动作、能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各方面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教师一定得注意材料的适宜性,材料投放首先是幼儿感兴趣的,在建构区中要想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就得适当的投放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因为简单的材料都会操作自如,否则就会失去兴趣,相反游戏中幼儿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有意识的与伙伴交流沟通、邀请伙伴合作完成。

例如,在游戏“好玩的纸杯”、“好玩的纸筒”游戏之后,幼儿已经掌握了垒高、平叠等搭建方法,操作自如,那么,于是我在建构区投放了“纸牌”材料孩子们兴趣很浓,游戏开始之前纷纷表示:“这个难不倒我,比比看谁用的纸牌用的最多,搭建方法独特”,可是5分钟过去了,没人能挑战三张纸牌立起来,乐乐对我说:“老师,这纸牌太薄了根本就没法搭建?”,我是这样回答的:“不要着急,想办法借助其它材料试试,跟同伴一起合作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只听他号召建构区其他4位幼儿:“老师说了,我们可以合作,一起想办法。”,于是,他们就开始商量着、尝试着,他们用一次性纸杯当支柱,将纸牌衡至于上,最终5人合作搭建了“1米长,3层高的洞洞桥”。通过投放材料的改变,由自主自由游戏发展成为结伴合作游戏,不仅增强了交往能力,还提升了幼儿的合作能力,有过这样的合作之后,幼儿会有更多合作收获。

(二)开展分组游戏、营造交流合作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构游戏,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仅仅局限与三三俩俩合作,而开展小组合作是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活动或者生活经验,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由两人的合作发展为小组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以“盖房子”为例,建构游戏“盖房子”目标为: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盖房子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不同的材料盖出造型独特,稳固、数量多的房子;小组之间通过分工,提高交往、合作能力。由于建构区每次最多8名幼儿进区,所以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两组(注意幼儿自由组合而不是教师指定分组),鼓励幼儿大胆创新,看那一组能很好地完成合作目标。此游戏中我看到了:孩子们能认真商量分工,明确责任;积极讨论如何建房子才会坚固;有竞争意识;有小组荣誉感......交流合作已见成效。

三、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教师指导策略

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逐渐提高,但有可能只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被合作”发展过程,那么,怎样借助建构游戏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幼儿情绪积极、专注、持续时间长,喜欢合作搭建,从而积极互动、交流,富有创意,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呢?

(一)正确对待幼儿交往冲突,是培养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建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也是矛盾冲突最频繁的,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冲突,不要着急参与和硬性指导,给孩子留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大班孩子已经有了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了,其实幼儿在争吵、思考、评价中也能学会交往的新技能。比如,有一天在建构游戏中,浩浩跑过来委屈地告诉我说天天非要在“停车场”停放大卡车,大伙没同意他还把搭好的车子全推到了。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对浩浩和天天说:“你们应该自己分析一下原因,自己去解决吧”,俩孩子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便开始讨论分析事情起因,浩浩对天天说:“大卡车是不可以和小汽车停放在一起的”,天天想了想不好意思的说“哦,知道了,我不应该推到其它车子”,浩浩:“对,你要遵守规则配合我”。“配合”两字正是合作的方法之一。

(二)有效的评价是促使幼儿合作的动力。

建构游戏结束后,教师把幼儿合作创造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除了能让幼儿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和愉快之外,还能带动其他幼儿积极合作。

1.教师把幼儿合作的作品用相机拍下来,通过多媒体播放进行场景再现,将合作带来的成功与不合作带来的不愉快进行比较,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原因,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2.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讲讲跟同伴合作的收获,也可以分析发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合作的“意想不到”。

(三)制定完善的建构计划,培养幼儿合作的坚持性。

合作品质贵在坚持,教师要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展开“交流合作”的计划,而不是短暂性的活动。例如,新学期初第一个月自由建构,教师只是提倡合作建立意识;第二个月三三两两合作;第三个月小组合作。在这些过程中材料也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样,这样才能激起幼儿交流合作的欲望。

总之,大班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交流合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不可或缺,而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每天都参与的活动,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教师要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计划、合理指导,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幼儿区角活动》 200912月出版  主编:徐萍,福建教育出版社 。

《鳄鱼莱莱人际交往绘本》  作者:(美)伯纳德韦伯 著 ,赵建新 译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王珺丽

                                                                           长安区第二幼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