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卷
中考真题
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
请你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1)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名I师I解I析】
近几年宁波中考作文命题基本都是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交替进行,今年轮到命题作文,限制性看起来比较大,实际上仔细推敲会发现其立意选材都给学生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书,其最核心的含义就是通过对其阅读获得知识、道理和情感体验、情操陶冶。今年宁波卷用这样一个具有比喻性质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去呈现和解读生活。在“书”的前面有两个限制性词语:“你”要求考生拉近距离,近乎是怀着敬意的口吻面对面地倾诉和表达情感,而“我的”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要求,两个人称代词融合在同一个题目中意在强调学生要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素材,来真诚地表达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所以在构思的时候,不能擅自改变人称,要始终围绕“你”“我”来进行写作。
题目中的“你”具有不确定性,拿“人”来说,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也可以是街头巷尾的陌生人;可以是异国他乡素未谋面的名人,也可以是已经作古的地下英灵。拿“物”来说,一只蜗牛、一棵古树、一条小河、一个古董都可以入题,只要有足够丰厚的意蕴,大自然万象都可以作为笔下的素材,只是你选择它们作为载体的时候,需要明晰化、具象化,而不可使用诸如自然、生活、母爱此类宽泛的词语。
作文是生命、精神外显化的文字行为,无论是传递情感还是给人以启悟,在生动地再现生活的时候,最好能有思考、思辨乃至思想融于文字之中,哪怕有些幼稚也无妨,这比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东西要强多了,灵动的文字是个性化的,深层的文字是有厚度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体裁,选择怎样的表达角度,都要围绕着一个前提进行:我在真诚地再现我的生活,我想真诚地层示我的思考。
这个题目其实就是唤起学生的体验,解读自己的生活世界。非常适合写感悟类的文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果你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灵动厚实地再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还能给人启悟,那文章的价值就能高人一等了。
【写I作I思I路】
1.描述一段切身经历的生活,来立体呈现自己的收获或者对世人、世事的解读;
2.再现一段刻骨铭心的体验,来真诚地表达一份真挚的情感;
3。选择一个给人启悟的物象,用蕴涵的道理来诠释“书”的含义;
4.运用一种耳目一新的构思,写给未来的孩子以表达自己的意愿。
【评I分I细I则】
|
A内容
|
B语言
|
C篇章
|
一类卷
(45—50分)
|
内容新颖、具体
中心突出
有真情实感
|
语句通顺
语言生动流畅
表达方式多样
|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
二类卷
(38—44分)
|
中心明确
材料得当
有真情实感
|
语句较通顺
记叙较清楚
表达方式多样
|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
三类卷
(30一37分)
|
有中心
较有真情实感
|
语句不通
病句较多
记叙不很清楚
|
条理不够清楚
结构不够完整
|
四类卷
(30分以下)
|
无中心
文不对题
胡编乱造
|
文理不通
语无伦次
|
结构和条理混乱
|
【满I分I文I展I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橹声悠远,江南古镇打开尘封记忆,和谐宁静,你是否察觉它的亲切,宛若一块深藏在心底的梦影。
——题记
人常言,江南如画,舟行碧波,人在画中;人常言,江南如诗,已经绵长,和谐清雅。我却欲言,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品读江南,至纯至美。
斜倚青石,坐岸听水吟,听!水声时而轻吟浅唱,时而若琴声优雅,怎叫人不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翠珠满地。水面时而平滑似镜,盈盈如缎,却又如梦,阳光恰似金色长梯,一一垂落水面,沉淀下满地水光涟漪,折射出彩露斑斓,宛若一世的唯美。伸手轻轻浸入水中,水面荡起一层浅浅笑意,只觉清凉怡人,不禁莞尔。
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读江南的水,品味那水平如镜,淡然宁馨。
梦里的如烟细雨风露清愁,梦里的红颜寂寞杏帘酒香,梦里的绿草如茵桃花流水,都融人了江南柔情的雨中,悠然靠岸。雨丝丝,细密如花针。宛若圣洁的天使,一一降临红尘。撑一把油纸伞,穿一身碎花衣裙,独步江南的雨巷,只见雨珠如诉,寂寂随着天光飘落,却见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雨密密地连缀,又在伞面悄然聚拢来,终是不舍地滑落,溅起一地微凉,细看原本清晰的远岱,近处的石桥,只剩烟雨朦胧。
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读江南的雨,感受那细腻柔情,凄然如诉。
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醉在这独占天下三分月色的江南。却见满月光华,完满无缺,盈盈似幻。月下,谁举杯邀明月共饮,对影成三人。只见月华如水,可曾遥寄乡思泪。月却无语,只依旧将寂寞的光辉清雅地洒向大地,澄澈而迷人的光亮,任由古老的船橹将其轻轻搅动。又是谁,对月话思量,翩然起舞。
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读江南的月,读懂那风雅动人,澄澈似镜。
江南,好一片迷人的故地,好一本至纯至美的书。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青鸟在烟雨中不知飞过多少季节。读你,让我爱上那份和谐与宁静。
【满I分I亮I点】
(1)眉清目秀,主旨鲜亮。江南如诗如画,温婉的江南在作者的心目中就是一本旖旎的书,一本让自己可以阅读一辈子也不厌倦的书。重章叠唱,作者不断用中心句“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来穿插点染,解读江南风情,使文章眉清目秀,条理清晰,处处点题,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2)辞采灵动,文笔优美。因为钟爱这片热土,所以作者毫不吝惜地选用溢美之词,来盛赞美艳的江南。文辞积累十分厚重,所以情到之处总能选择最惬意的词句来表达,信手拈来,灵动非凡,同时非常注重句式的选择,极富韵味和美感。
(评荐名师 吴卫新)
【满I分I文I展I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隔一程山水,转眼又到了梅雨季节。穿过绵长的雨季,似乎能寻到梦中江南的一抹倩影,将遥远梦境轻轻摘下,完成一本笑忘书。
虽然生在江南,却无法描绘大地的模样。她应该如同课本里所说的那般,被一派清亮的湖水环绕着,白墙黛瓦流淌着她眉宇之间的秀气,还有挂在屋檐边上的大红色灯笼,和暮色四合时那将穿过桥洞的乌篷船与船桨留下的精致水纹。
而家乡像极了背着行囊走四方的少年,手中的锄头刚抵到金矿,就卸下了身上的行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山退一程水又退一程。
而那一日见了上林湖的面容,终于找到了寻寻觅觅已久的一本书。
踩着脚下厚重的青瓷碎片,竟有了一种落泪的错觉。此时的上林湖缭绕在烟波雾影之中,好像忽地,那朦胧中就会出现一个丁香般的女子,优雅地倚着船舷,共赏上林湖这看不厌的湖光山色。这洞天,确确实实是家乡的一绝,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烦扰。这里绿树环抱,但丝毫没有了小石潭那般的悄怆幽邃,澄澈的水中又映出另一冬天来,山水相拥环抱,像是各怀心思的少年早在心里埋下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种子。还有那水鸟,轻盈地落在水面上,只激起几层薄薄的涟漪,那眼神里都包含了说不明道不清的温柔,它将头深深地埋进翅膀里去,把灵动的脖子展现得淋漓尽致,它爱这土地。
上林湖啊,原来你才是我心里那本书名为江南的书啊,这书里的剪影,并不是白墙黛瓦的小桥流水,是你湖中那杯能洗铅华的湖水,是雨季里看不厌的湖光山色,是青瓷堆砌起来的文明碎片,这样不经尘染的你,竟如此轻而易举而完整地书写了我心中的江南。
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里丝竹轻声唱,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无论我今后我漂泊何处,你都会与我相伴,你就是我心中那一本永恒的书,能让我浮躁的心因那清亮的湖而沉静——上林湖!
【满I分I亮I点】
(1)情浓于笔。上林湖是慈溪族群的精神圣殿,湖边的青瓷碎片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土生土长的作者,提起胸中的“你”便想到这一派湖光山色,一字一词都浓缩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文辞优美,毫无矫揉造作之感;铺排而下,毫无刻意雕饰之痕。
(2)意境优美。上林湖隶属江南,自然妩媚动人,作者描绘江南景致的时候非常注重意象的选择,波光涌动的湖面上甚至出现了丁香般的曼妙女子、轻盈落在水面的水鸟,还有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尽态极妍,意境极其优美,江南湖景尽现眼前。
(评荐名师 昊卫新)
【满I分I文I展I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小雨初霁晴方好,只是盛开的玉兰却少了不少,我怀着怜惜之情撷起落花三四朵,放于匣中珍藏,盼的是能将这春天也藏住。
不想,于匣底见到纸笺一张,上书“风清月白,隔花啼鸟,楼外出千秋”,刹那间,是记忆从那熟悉的字迹里涌出,果然,过去与未来,在我所有值得铭记与值得期盼的回忆里,我最难忘你——李益。
你在我记忆中,犹如一本线装的牛皮纸古籍,泛着淡淡的书墨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我仍记得你写那纸笺时的场景,执笔平宣,泼墨人画,写的不过寥寥几个字,却似穿越历史,回到宽袍窄袖的年代,一诉笔墨。
你在我记忆中,犹如一首与世隔绝的诗词,无论多热闹多喧嚣的大街,你也能拉着我坐下来,给我讲弱柳拂风的黛玉,抑或是那一卷草席裹尸的王熙凤。我也记得,那日明月初升,你带我在山顶上看月亮。你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我更难忘,那日秋风乍起,你眼见落叶旋飞,你说“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如尘沙一起来”。
你永远都是温文尔雅的样子,让我觉得这天下再无人比你更称“公子如玉”这个词。你也有你的执著,写字定要用最好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一笔一画,写《临江仙》,写《钗头风》,写三千世界百态,也是写自己的人生,写成厚厚的一本,不沾俗世红尘的书。
我是多么幸运曾能拥有那本书呀!在你这本书里,我读到人生诸多事,世间诸多人。我知道,是你将那些清泉般的笔墨翻陈给我,让我春赏桃花秋尝杏,夏听雷雨冬看雪。种种,皆是你这本佳书所赐予我的美妙。
只是如今,玉兰仍开,你这本书却让我遗失了。也不知昨夜的那一场雨,你是否也听到,若听到,又是否也如我一般难以人眠。
窗外仍在枝头的玉兰,花辦上挂了水滴,眼看就要落下,让我又记起你一低头的样子,如这玉兰,娇羞里透着妩媚,分毫不差。
合上匣子,我想若是我留不住春,至少还留下了你春日里的馨香。就好像我永远没有留住你这本书,至少我曾拥有,也至少,属于你的文字会在我心底百年,风干不化。
外头的阳光照进来了,在案上摊开慵懒,外头的风吹进来了,案上散落的书,被吹开了好几页……
【满I分I亮I点】
(1)物人合一,情真意切。即使收放自如、闲庭信步的文字也无法让我们完全还原朋友李益的那般模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公子如玉”的他犹如一本泛黄牛皮古书,不但快乐充实了自己,而且对方的颦笑馨香都已经深深地嵌进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巧妙的是作者将“物”“人”合一,窗外枝头的玉兰是他的影像幻化,更能让自己豁然释怀:纵然因为分离抑或失去了他,也不必太过遗憾,因为自己至少曾经拥有,心底里漾起的是满怀的幸福与感激,情真意切,没有矫饰造作之感。
(2)文辞悦目,灵动优美。作者有相当的语言积淀和表达功底,文章铺排而下,起顿自如,时而玉兰,时而李益,自然地融为一体。在遣词造句方面非常注重推敲,极富韵味,巧妙地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使文章更加优美,如“窗外仍在枝头的玉兰,花瓣上挂了水滴,眼看就要落下,让我又记起你一低头的样子,如这玉兰,娇羞里透着妩媚,分毫不差”,这哪里是写玉兰,分明就是写一个娇羞女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非常漂亮。
(评荐名师 吴卫新)
【满I分I文I展I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今日的阳光如游丝般落在青百上,摘片小叶衔在齿间,慢慢地便能磨出些淡淡的味道。——题记
冻得发紫的月亮再次升起,心中嫣红的花朵被冰雪一般的月光染淡了许多,变成冷冷的紫色调。
夜已深,窗外也只静得听见风吹后落叶萧萧的响声,显得空洞寂寥,我端正地坐在冷冷的窗台上,脑海里浮现的张张画面皆是老屋。
如今,老屋被拆迁了。
思绪顺着风吹落叶沙沙响而展开。那时候,清澈的河水边有着蜿蜒的弄堂,和着一盘散乱的沙石;人们总是穿着拖鞋经过,鞋底便与沙石接触,发出“吱嘎吱嘎”的清脆声。小贩们总是扯着嘹亮的嗓音嚷嚷着,梧桐树叶轻轻摇晃,整个村庄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景。我便与同伴在这儿嬉戏。有一回,我们奔跑到山上摘下三朵蒲公英,一路上当宝似的捧在手心跑回家,朗朗笑声在空旷的草坪上传得很远很远。当跑回家中,也顾不上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形成道道亮丽的线条,便蹲到窗前,虔诚地吹动蒲公英薄薄的翅膀,看着它渐渐飞去,飞去,载着我们的愿望。
如今,老屋已经不在了。当怀念起它的时候,我才蓦然惊觉,生命的晨光已走过天真烂漫,那些曾经歌过梦过憧憬过的美好事物,已随风飘逝,剩下的,只是徒然的累累忧伤。
老屋离去了。
是啊!人生中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并不是每一次相遇都会有结果,他们会慢慢地蜻蜓点水般地消失,就像是天边的云彩,让我抓不住它的腿脚。老屋就像是我记忆中的一本书,教会我许多人生道理,让我明白很多。
此刻我在想,老屋旁的梧桐树是否刷刷落叶,为老屋生命的逝去而低低呻吟叹息,似乎在这一刻,宿命划过指尖,所有的一切相遇和错过都被排演成花火飘过流年,令人扼腕叹息,然而这一切也许是必须得经历的。老屋教会了我如何面对逝去,教会我不要悲伤,那是人生的进行曲,换一个角度,它便是美好的。老屋正是我身上形影不离的一本书。
老屋最终离开,留给我的也只有回忆,我不知道这份温热的回忆何时会逝去,变得冰冷褪色,然而它教会我的,却一辈子都在!
席卷过所有的颠沛流离后,老屋,你是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的一本书!
【满I分I亮I点】
(1)文笔老练,节奏自然。作者用笔极其老练,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作者从夜半月色写起,独坐窗前,细细忆及老屋,童年的记忆便一点一点地涌上心头。老屋倒了坍了,除了挥之不去的影像,还让自己明白不少人生道理。从描绘到点题,从叙事到明理,都非常自然,行文节奏控制得特别好。
(2)描绘精致,场景优美。有老屋的人是幸福的,它会随你一辈子,闪烁在你记忆的星河里,每每提及老屋,嘴角便会有美丽的弧线。作者的笔下这样的场景也比比皆是:“清澈的河水边有着蜿蜒的弄堂,和着一盘散乱的沙石;人们总是穿着拖鞋经过,鞋底便与沙石接触,发出‘吱嘎吱嘎,的清脆声。小贩们总是扯着嘹亮的嗓音嚷嚷着,梧桐树叶轻轻摇晃,整个村庄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景。”读着就是一种享受。
(评荐名师 吴卫新)
【满I分I文I展I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又是一年夏天,你昂扬着,迸出满树的紫红。
你只是一棵生长着的树。你没有宏伟的气势要让人为你折服,你也没有新奇靓丽的花朵让世界欢呼你的存在。
你是一棵歪长的树,你的枝干还没有坚韧时,爸爸就把项链挂在了你的身上。那条项链调皮好动,拉拢着你,你的形貌就这样一点一点发生了改变,等我们发现时,已是来不及。爸爸叹着气说:“这么一棵树,就毁了。”
那个夏天,台风时常光顾,我和爸爸把可以搬的花草都“请”进了屋子。可是你却不能,你和这片土地早巳连在一起,我不放心,把一块布遮在了你的上面。
晚上风雨大作,我靠着窗户看着窗外的你,风咆哮着,仿佛要吞掉这黑暗中的一切;雨拍打着,凄厉的雨声击打着天幕下的房屋。一阵狂风席卷而过,那块布抖搂抖搂也离你而去,你便裸露在这漆黑的夜里。你的枝权还是那么挺立,随风摆动,被雨打落的花洒满一地,你像一个囚犯般被严刑拷打。但是你不屈,你依然顽强地屹立在这天地之间。
夜深了,整个村庄都已熄了灯。我离开窗前,担心地回到床上睡下。你是否能挺过这场风雨的肆虐?你是否能依然精神地挺立?你是否能完好无损的熬过?
第二天早晨,风雨已经作罢,屋外一片狼藉。我焦急地走出去。你看上去很疲惫,但枝权依然挺立。你伤了,风雨击落了你的一只臂膀。我拾起它,它已经死气沉沉。和你完全不同!你的叶子和花辦下垂,这是它们顽强拼搏的见证。
读你,从那天开始。
你说,风雨无法摧残你的意志。你是和大地连为一体的勇士;时间无法消磨你的意志,你会不断从土壤中吸取生长的养分;你说别人的不屑与藐视不会打击你的意志,因为你会用你的精神去证明你的存在。
因为读你,所以懂你。你就是我的一本书,能够让我领悟“意志”的力量。
只是一年夏天,你又进出了满树的紫红,话说“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是我的一本书,读你,让我融进了你的那片绿荫,懂你,让我在夏天领悟你的传奇。
【满I分I亮I点】
(1)水到渠成.启悟明理。文章要有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带给读者以全新的启迪了,别看仅仅是一棵树,但是它的经历就是一本书,一本顽强的书。它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坚强意志,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是这样吗?先是叙事,然后水到渠成地升华,启悟明理,这是典型的感悟类文章的写法。
(2)语言清爽,干净利落。这篇文章并不是靠语言取胜,但是语言很有特点,在词句的选择上非常干净简洁,显得异常清爽。一开篇就是简单至极的“又是一年夏天,你昂扬着,进出满树的紫红”,下文的描写和叙述也都没有刻意选择华丽词句,而是用质朴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这棵树的敬畏及其带给人们的启悟。
(评荐名师 吴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