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
材质影响泡茶的效果,这里指的材质主要是
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低沉。如果所泡的茶风格是属于比较清扬的,如绿茶、白茶、香片,白
毫乌龙、红茶,那就是密度较高的壶来泡,如瓷壶。如果所泡的茶,风格是属于比较低沉的,如 铁观音、水仙、普洱,那就用密度较低的壶来泡,如陶壶。
密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我们经常以敲出的声音与吸水性来表达,敲出的声音清脆,吸水性低,就表示烧结程度高,否则烧结程度就低。
上釉
上釉就像在陶瓷器的土上穿了件衣服,上釉的有釉色之美,不上釉的有泥土本色,宜兴紫砂壶就是后者的代表。
壶内不上釉的,使用久了,泡出来的茶汤比新壶,味道要饱和些。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使用内侧不上釉的茶壶冲泡不同风味的茶,则会有相互干扰的缺点,尤其是使用久了的老壶或是吸水性大的壶。
如果只能有一把壶,而要冲泡各种茶类,最好使用内侧上釉的壶,每次使用后彻底洗干净,可以避免留下味道干扰下一种茶。所以评茶师用以鉴定各种茶叶的标准杯,都采用内外上釉的瓷器。
色调
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为保持其洁白,常上一层透明釉,适合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黄泥 制成的
茶器显得甘怡,可配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茶器显得最香、厚实,可配以轻、中焙火的铁观音等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 然,配
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
瓷质茶器的感觉是细致,与不发酵的绿茶,重发酵的白毫乌龙,全发酵的红茶颇为一致。陶质茶器粗犷低沉,与焙重火的乌龙茶,陈年普洱茶异曲同工。
若在茶器外表上釉,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就很适合冲泡绿茶,上乳白色的釉彩的,很适合冲泡白茶与黄茶、青花、彩绘的茶器可以表现白毫乌龙、红茶或调味的茶类,铁红、紫金类的釉色则用以搭配冻顶茶、铁观音、水仙之属的茶叶。
壶形
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壶形的影响体现在散热,方便与观赏性三方面。壶口宽敞的,盖碗形制的,散热效果较佳,所以用以冲泡需要七八十摄氏度水温的茶叶最为适宜。因此盖碗经常用以冲泡绿茶,香片与白毫乌龙。
壶口宽大的壶与盖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显得异常方便,很多人习惯将盖碗作为冲泡器使用就是这个道理。盖碗、或是壶口大到几乎像盖碗形制的壶,冲泡茶 叶后,
找开盖子很容易就观赏到茶叶舒展的情形与茶汤的色泽、浓度、对茶叶的欣赏、茶汤的控制颇有助益。尤其是龙井,碧螺春、白毫银针、白毫乌龙等注重外形 的茶
叶,这种形制的冲泡器,若再配以适当的色调,是很不错的选择。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影响泡茶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了茶叶、用水、火候之外,还有就是泡茶的器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到其器”,泡茶用具的选用必须与茶类相适应。
总之,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二是茶具的材质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茶具用料除要求坚实耐用外, 至少要
不损茶质。泡茶用具,不论茶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以瓷器为最好,玻璃和陶瓷次之,瓷茶具以福建德化白瓷茶具为上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存不变 色,实
用又美观的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