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棋教学活动课备课

(2012-10-11 15:33:18)

                                     跳棋教学活动课

教学目的:

1、加深对“跳棋”的认识、了解。

2、会用简单的两人对跳。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同上

课前准备:

1、跳棋

2、课前分成10个小组。(请两个会跳棋的同学主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师问:你玩过跳棋吗?想玩吗?

二、合作玩游戏

1、师:请我们班2个同学出来主持这一节活动课。(掌声)

2、由2个主持出来开展活动

A:谁知道有关跳棋的知识?

学生:国际跳棋老爷爷杨永出生于蒙古国,但不是蒙古国人。杨大爷坦言,到现在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迷上国际跳棋,似乎就是为国际跳棋而生。“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看见桌子上摆着围棋、国际象棋和国际跳棋,就走过去都玩了玩。虽然三种棋都挺好,但是觉得下围棋和国际象棋怎么也不如下国际跳棋有意思,一下子就迷上了。当时迷得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就是一门心思下棋。

 “先是跟同龄人下,没人能赢我;13岁时跟大人下,他们也赢不了我。有一次去理发,店里摆着两个棋盘,以我为首的一拨人下;以另外一个拨人也在玩,我这边没人能赢我,那边也没人能赢他。后来,有人提议,干脆你俩下一盘。我发也不理了,就跟那人下,一口气赢了五、六盘,气得那人把叫他回家吃饭的妹妹骂了一顿。我当时也不懂得给对方一个台阶,就一直赢下去,气得那人后来大病一场。还是小啊!”1953年,杨永应邀参加了蒙古国锦标赛,一下子拿了100格的冠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杨永回到北京。“当时,国内没有人下这种棋,平时想找个人玩一玩都没有对手。没办法,就自己打棋谱,自己跟自己下,后来教孩子们下棋。我想把国际跳棋引进到中国,但是得到的回答都是三个字——不支持。当时我真的快疯掉了。”极度苦闷的杨永为此而掉过眼泪。事情出现转机是在1979年,北京宣武区举办了一次国际象棋比赛,杨永结识了现中国国际跳棋100格教练常忠宪,当时常指导是国象选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流行玻璃球跳棋和锥形塑料跳棋,这只是一种民间玩意儿,但不少人以为杨永的国际跳棋就是这个,不理解他为什么如此着迷并劝别人也玩这个,为此还说了不少风凉话儿。杨永听了很生气,也发了很大的火儿。但过后,他依然默默地做着国际跳棋的普及工作,直到白了头,退了休,还痴情不改。在杨永的努力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有二十几个人下国际跳棋。现在,杨永的弟子、再传弟子已有数百人。

A:玩跳棋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按规则玩。

B: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先由郑子琪同学(会下跳棋)投影展示他是怎样战胜对方的。

3、分组比赛(8个)

由A讲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两人对跳,两人当裁判,并互相交流。

4、评价:

由A、B主持评价: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小结

1、让学生互相评说对这一节的收获。

2、师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评价学生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