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琴南与故乡莲宅的关系

(2022-03-25 10:51:04)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林纾专题
       00 林琴南父亲林国銓在盐仓找到工作后不久,即在南门外的横山开始建房,三年后即由莲宅迁往横山,而老家住宅则为同族大诗祖父占住,自此琴南一家都住在家乡附近了。这其中琴南一家人中间还在乌山支脉玉尺山典房住过几年,也多次在琼河住过,最后定居在苍霞洲之滨新房,离别福州前又迁居上下杭的金皇巷居住,在福州林琴南可谓奋斗一生居无定所。以后又客居京都再无回家乡,至死后灵位才荣归祠堂。

       00 林琴南的父亲、叔父及其兄弟多人先后多次都到台湾谋生,是因为乡里有人在台湾当官,因为有人照应赚钱才容易,所以莲宅人过去到台湾的最少有几十人,在台湾留下的后代更不知有多少,我的高祖父林金鼎和二叔祖林大奋都在台湾育有子女,但因无族谱这些人都无法联糸到。

       00林琴南参加乡试中举人是由莲宅乡间推薦的,那时莲宅林氏为福州望族,先后出过文武状元多人,旧時常见旧房厅堂,挂有文魁武魁的牌匾。否则当时琴南尚未出名,如何能和主考官拉上关系。

       00林琴南祖母和母亲都特別看重乡情,每年清明全乡祭祖、迎神拜祖庙、做半段等乡间节气都有回来参与和过夜。小时的琴南也会跟着回来,所以才能听得许多乡间的故事。

       00莲宅在新址重建大祠堂时,琴南已中举,所以也回来负责帮忙建造祠堂,祠堂中的联对、题额都是出自琴南的手笔,写了两大幅掛轴文字,掛在祠堂听堂的两边壁墙上,直到文革后琴南儿子回来才拿走。莲宅旧厝厅堂两边的金字挂匾,墙上两边挂轴也是琴南手迹〈抄录论语字句〉,中堂一幅关公像也是琴南画的手迹,可惜文革中都被林世昌搞掉了,掛匾拿去做木拖鞋。

       00林琴南去北京后再无机会回福州老家,他的大儿子名伯桓也去外地当知县,福州再无直系至亲。而林琴南福州老家的几块墓地都是由本族乡里人给予看顾,开始是寄钱回来以备祭墓使用,后来他买了水田做轮年供给使用,以保证在他死后乃会有族人帮他看顾先塋。

       00 在林琴南客居北京期间,乡里族人都有人进京去看望他,也带回一些他的字画等手迹。乡里凡有重大事件发生,但需借用他的名望来解决问题的都会请示于他,包括每次保甲长的人选,每次都请他担任名誉保长族长等职务,因为当时他的辈份最高,但都都为他所婉拒。他与乡里亲属常有书信来往,据说现存的书信尚有五六封之多。

       00 林琴南在他著作中和诗文中常提及乡间往事,表示他对故乡无限的深情厚爱。乡间人入他著作的也有好几个人,他总教导乡人要做林顺田的好子孙。还专门写诗表扬我曾叔祖:“金多宁敲子孙贤,阿钟本是吾家秀”还要求把诗表起来,他还画一幅自画像挂在我曾叔祖家中让乡人留念。在我高祖母病逝后他还特意写诗留念,还特意写一幅挽联寄回来。只可惜由于我以前目光短浅,这些手迹没去想法保存下来。

      00 林琴南过世后与他的叔父一样同葬于新店白鸽宠,那墓地是他在福州时就请风水先生看好的,他父母及其亲属墓地均在桑溪的溪口,因墓地已塞满故另外择地。他的棺木由北京起经水路运回福州码头,再用汽车运到莲宅祠堂前,一路上由福州政府和各界知名人士护送,开祠堂门后进行乡祭,全乡老少约二百人参加,在把林琴南灵位牌放进祠堂后才结束,据我叔父讲当时路祭与乡祭都十分隆重,光由北京带回的名人挽联就有一小汽车,而且由人随便拿。

       00  林琴南逝世后其继室夫人和女儿五次回榕探亲都是住在莲宅林钦文房子的楼上,因为涼水虽有琴南自己的房子,河边太静亲属难于照顧。在琴南过后第二年家属才扶灵回来,住了最久有一个月时间,待墓地修建完好重祭后才回京。解放后林琴南直系子孙才有由外省回福州莲宅寻根祭祖,多是由我的叔祖父林大泉和琴南大媳妇带回莲宅参观访问,多数会先到我家里由我母亲接待,以前我在福州时还见过林纾研究会的人来参观,文革前老东西还在叔祖带着他到处讲解参观。

       00 在以前林琴南的名字讲起来只有福州人才听得懂,在外省以林纾名字才通用。因为林琴南的身世过于复杂,所以除了他的祖藉,祖居地可以肯定外,其它东西以前许多文人搞不清,琴南传记多不准确。琴南他隐私太多只能给人以正面,有文人讲他是南台人,他自己称为闽县人,他的祖藉在莲宅,而出生地和居位地比较复杂,他自己也没讲清楚是在横山新厝还是在玉尺山典房出生的。但可以肯定清朝咸二年琴南出生,咸丰三年玉尺山典屋被讨回,因此讲他只有可能在典屋出生,而童年只能在横山和城内龙山巷外舅家度过。他的读书地除横山私塾外,拜师的还有十余处,因此讲他的学历也极为复杂,如果没有父亲的遗席传给叔父,那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供他读书。

      00 现在莲宅家乡人讲,要在三坊七巷修建琴南故居纪念馆,怕把莲宅的琴南故居纪念移走的担心是没必要的,因为几十年前关于琴南的故居定在那里就有很长的争论,最后因为琴南在福州住过的地方都无法具体确定出民房,要重新选址建造又那来资金,最后还是琴南大儿子的同意下,才商定为祖藉莲宅故居,所以莲宅故居外墙门头的图片,才为各种资料所引用。但在福州可建琴南故居纪念馆的地方还有:中亭街附近横山故居、南台青年会附近的苍霞精舍故居,上下杭的金皇巷故居、琼水蛤埕故居、甚至城内龙山巷故居,都可成为修建琴南纪念馆的题材。林世平的儿子林明华都可以在三坊七巷办琴南书院,现在社会需要名人的名望为社会来服务,即使有人现在要把已收集的馆藏来分配,也没有什么奇怪。
                                                                                  林忠顺  2010年3月17日夜     写于福州


    00 本文贴网说明:我2010年因事因福州莲宅探望乡新,乡里人强烈要求我写点东西,介绍林琴南和莲宅的关系情况,因为纪念馆中的展品他们看不懂,对外人说不起和林琴南相关的故事,另外当时传说他们顾虑三坊七巷,也建林琴南故居纪念馆而怕把莲宅的搬走,情急之下我就写了这篇文稿,给我谊兄林忠兴留存。最近找出底稿把它贴网并作了修改,原文的后面族谱和齿录两部份这里没有收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