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款捷安特PropelADVANCED1+破风公路车骑行体会

(2017-05-31 22:24:21)
标签:

单车

评价

杂谈

分类: 单车

http://s4/mw690/002Wm1pkzy7btzBz4eD33&690

    捷安特Propel Advanced 1+已经骑行大半年,可以做体会描述了,因为不是单车硬件发烧友,也无同档次车辆做横向比较,所以并非评测,而是骑行体会加吐槽,仅供参考。

    查阅网上关于17款Propel Advanced 1+的评测,寥寥无几,百度前列的,居然是自己购新车的博文,索性做到底,完整写篇。

    购买PP ADV1+的前因是之前骑了6年的捷安特5500三铁车,一方面保养得力,更主要是捷安特的车子可靠性好,极其皮实,三四万公里下来,擦一擦如同新车一般,换了牙盘、链条,骑起来依然感觉人车合一很顺畅。对于只骑车不玩车的我来说,非常省心,对这品牌有足够的信任度。此次也以老5500做纵向比较。

     PP ADV1+与5500。

http://s12/mw690/002Wm1pkzy7btzEIein2b&690

    实话说,对于PP ADV1+的造型与配色赞叹满满,毫无槽点。

http://s10/mw690/002Wm1pkzy7btzJIWZHa9&690

    吐槽要从这付55mm高框轮组SLR1 AERO开始,起因要从一次自己把自己拉爆的爬坡经历开始。

http://s2/mw690/002Wm1pkzy7btzLpq5H51&690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绍兴老平王线5公里山路上,兴冲冲骑着新车子,按老节奏摇车加蹬踏不间断爬坡的我,还没到山顶,就累得气喘如牛头晕眼花估计脸都白了。好在半截修路,保留了最后一点面子,喘息良久才悻悻然掉头下坡。

     后来才发现出毛病的是这对B格满满的55mm高框轮组SLR1 AERO,有话云:高框爬坡跪,低框平路脆。虽说是碳纤轮组,前后轮的重量达1700g。上坡和启动拖脚,摇车动作也没有5500那么流畅,感觉生硬。用它爬坡,应了一句话:只有努力过,才知道什么是绝望。

     槽点二,侧风影响。毫无疑问,大侧风让前轮掌控有明显的偏摆感觉。平坦的下山路面,得益于良好的气动造型,不用蹬踏也体会到越来越快的加速快感,但山风阵阵,时速超过55码后,侧向阵风对前轮的影响就使得冲坡开始有不安定感,不得不点刹稳速。

     应对每年一次的千岛湖绕湖行,我需要一对35mm框高的通用轮组,哪怕只是一只前轮也好,以提高爬坡性能和侧风操控性。

     这是标准的破风轮组,虽然启动并非灵敏,但是进入巡航,良好的破风特性和惯性使车速可以很轻松地保持在高速状态,顺畅直接的蹬踏节奏,并且有让人越骑越想加速的冲动。

     我通常是骑车上下班,早上西行傍晚东去,有得天独厚的日照方向。但老天给你开了一扇窗,也一定关上一扇门,估计是大陆海洋气候问题,80%的几率,早晚都逆风,可恨的是下班前半小时顺风,等骑出来发现已经180度调转了方向,这时就体会到破风轮组的魅力,逆风优势。

    什么叫大陆海洋全年逆风气候,了解一下:

http://s4/mw690/002Wm1pkzy7msQ69xnRe3&690

    轮组有良好的刚性,虽然上坡拖脚,但是原本5500很难爬上的大角度陡坡,PP ADV1+可以凭借整体车重优势与刚性,良好的动力传递,强行上坡。

     因为是真空轮组,碳圈强度应更高于普通开口胎轮组,一次下坡遇到坎,只听前轮哐一声重重的撞击声,检查轮子,没毛病。

 http://s10/mw690/002Wm1pkzy7btA3H8Fj39&690

    搭配的是捷安特自己的700*25C 真空胎,配合SLR1 AERO,真空系统可降低滚动阻力光头胎提供了较好的滚阻和抓地力,高速骑行时顺滑且声音很小。最高胎压可达125psi,我一般打入气压为100psi,再高颠簸感就很难忍受。虽然真空胎的目的是降低胎压提高舒适性,但“防刺”才是正理,经历过萌新时痛苦的扎胎,高气压使我好两年没补过胎了。

http://s12/mw690/002Wm1pkzy7btA9yrOz6b&690

     关于补漏液,新车使用一个月以后,就能长期保持饱满的胎压。刚开始没敢多打气,导致扎胎一次,打足气,转动轮胎使漏气点向下,完美补漏,且能承受以后长期的高气压。

     采用不锈钢破风扁辐条,动态平衡编织方式且不多述,隐藏式辐条帽虽然降低风阻,日后调整绝对整人,好在成品车可靠性很好,2000公里后一丝轮圈偏摆也没有。

      前后花鼓采用DT给捷安特制的360、360S,润度很好,值得一说的是后花鼓响声,实在风骚,细密的哒哒声远远就可听见,自从骑上PP ADV1+以后,再也不用考虑车铃铛的事了,从事主后方传来哒哒小机关枪的临迫压力感,比铃铛好使。http://s5/mw690/002Wm1pkzy7btBcNZWc64&690



http://s2/mw690/002Wm1pkzy7btAmd0Z301&690

 

    PP ADV1+的车架,紧凑洗练粗壮,硬桥硬打,就是一个字:硬。刚性佳。仅看侧面难以想象正面造型是那么的纤细修长。以平路破风为主打,并未为舒适度多做考量。如果尝试用它来跑古典赛式的石板路,你需要铁屁股公狗腰钢筋手臂箍牙套,一对好的外胎有些许帮助,世文Pro One真空外胎很好,我最后用的是马牌GP4000S。

http://s5/mw690/002Wm1pkzy7btAwlbr654&690

    所有设计将降低风阻放在第一位。

http://s13/mw690/002Wm1pkzy7btAoPMxS1c&690

    又粗又硬。

http://s9/mw690/002Wm1pkzy7bvKGPBnWe8&690

    为破风,不单是车架,后置夹器、内走线、中管整合车轮,甚至一体感应器和考虑到水壶的风阻特性这些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http://s4/mw690/002Wm1pkzy7btAqbCdd53&690

 

   车架与前叉叉肩的结合赏心悦目,操控灵敏无比,对用惯了沉重三铁车头的我来说,灵敏得过了头。(后注:可能和原车配90mm相对较短的把立有关系,更换了110mm长度的PRO把立。)

http://s10/mw690/002Wm1pkzy7bvLeN5gtc9&690

 

     禧玛诺ULTEGRA 11速变速系统,关于ULTEGRA的稳定性和手感不必多言变速精准快捷

http://s9/mw690/002Wm1pkzy7bvK0sRqEe8&690

    一时不习惯的是这个36/52牙盘。用惯了39/53标准牙盘,踏频也固化在90-110之间,为了保证链条和变速系统的精度和寿命,都会尽量规避小牙盘配最小飞轮,以及大牙盘配最大飞轮。你敢相信在老5500换牙盘之前,原配链条从未更换过?除了原配质量佳,每次骑行回来都清洁转动系统的好习惯外,这也是个小经验。

    36/52牙盘虽然变动不大,但固化的肌肉习惯按原先的速度踏频时,多次发现链条处在最小或最大飞轮齿上,只有慢慢改变踏频节奏或蹬踏力度来调整。

http://s15/mw690/002Wm1pkzy7bvK6CpVcee&690

      可能是针对高框轮组的爬坡难处,捷安特使用了36/52牙盘配合11-28飞轮,上坡时可以利用高踏频来缓解爬坡压力。事实证明这是有用处的,昨天很轻松地爬上了那个5公里长坡,前提就是高踏频,少摇车,少逞强,合理分配体力。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10度18%的连续坡,......又爆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5ZH00SIGG.gif

      http://s3/mw690/002Wm1pkzy7sdOxVZiWd2&690 
   捷安特的speedcontral后置避风刹车,是我见过最精美漂亮的刹车夹器。搭配SLR1 AERO碳纤轮组,干燥天气下可提供可靠的刹车性能。

http://s2/mw690/002Wm1pkzy7bvKkx2jT91&690

  在高速下坡时,前后轮流点刹能体会到明显的顿挫,手指力度和行程均让人满意。连续急弯下坡,双手入弯前刹车,手感与反馈清晰,有足够的安心感。刚到手时比较紧,不大的力度就能使后轮抱死。

http://s9/mw690/002Wm1pkzy7bvMpXkcU68&690
     全天候刹车性能那是笑话,湿雨天气,相同的刹车力道,手感十分湿滑,需要大力握紧。

     任何优秀的刹车都比不上警觉的注意力和预判力,速度快抓地差的公路车,在可能出现情况的场景(路口、弯道、岔道、行人、行车,哪怕是停在路边的可疑车辆,运作任何车种包括自行车的女司机),提前减速才是王道。我七年摔车三次,一次雨天,另两次,归咎起来还是注意力涣散和预判错误。

 

     虽然用上了蜥蜴皮把带,这付Connect铝合金车把还是升级的第一目标,做好fitting后打算购买捷安特合适大小的Contact SLR AERO碳纤一体把,以降低颠簸感。

       http://s11/mw690/002Wm1pkzy7bvQ7adJw1a&690

    KMC的次顶级11速全镂空链条,算良心。

http://s12/mw690/002Wm1pkzy7bvQlr0ZJ2b&690

    如果说老5500的骑行感觉是把人作为一个零件,镶入车体,达到人车合一,PP ADV1+则相反,整车灵敏度和操控感使车子变成了人体的一部分,与其说操控车辆,不如说训练好自己。这当中,车子fitting是蛮关键的一步,我仅仅将座垫前移了1cm,更明确的发力感就是提上50kmph+的分界线。

      从一个骑行爱好者而非技术评论者的角度来说,暂时先介绍这么多吧。轻巧、灵敏、坚固、快速、(廉价),PP ADV1+都可以满足。

    几年前,碳纤维公路车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随着碳纤维的普及,不到2W元的价格,捷安特提供了如此配置的碳纤整车,实在是之前不可想象的。

    

     千年香榧树乱入。

http://s4/mw690/002Wm1pkzy7bvSg5SMje3&690

(在新标签中打开查看原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