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山军粮”得失探

(2022-10-15 14:45:38)
标签:

灯谜

原创

分类: 谜评

“千山军粮”得失探

连亚云

“千山军粮”是福鼎谜友朱建诚所作的一道离合谜的谜底。该谜发布于2022年元月8日的《太姥谜韵》:

前修未密未必差,后出专精一定良(军需品冠产地)千山军粮

这个谜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颇有几分离合佳谜的范。

首先,这个谜的面文很有嚼头,作者将清末民初大学问家太炎先生的“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一语稍事檃括,作为题面。可谓典出有据、言而成理;尤其上半句,很有见解,也很有光彩;下半句虽因“精”、“良”不在一个等量级而黯淡了许多,但也还是能够站得住脚的。题面文字可赏读,这是离合佳谜的第一要素,这道谜先拔了头筹。

第二,这个谜的离合技巧也很地道。它的离合单元清晰,离合要素齐全,离合主体和离合指令的联系紧密。无论是取位单元“前修”、删减单元“未密未必差”还是取位兼删减单元“后出转精”,都中规中矩、无可挑剔。离合技法要合规,这是离合技法得以成立的起码要求,也是离合佳谜的基本条件,这个谜,又中一鹄。

第三,这个谜的离题面不显山不露水地将所需要的离合功能隐身其中,无论是“前修未密”的“前”、“后出转精”的“后出”还是“未必差”的“差”,都毫无凝涩晦昧之处和为离合而离合的生硬感。离合功能求隐秘,这是离合佳谜应有之义,这个谜,没让人失望。

第四,这个谜最难得的是他的新意,也即谜目中的“遗珠,”居然不是谜格限定,而是个离合单元、是化格于无的谜面延伸。在我印象中,将“遗珠”用作离合手段,似乎只有一例,简直是昙花一现。那是N多年前曾看到一则成句离合谜,只可惜作者是谁我已记不清了:

“玉垒浮云变古今”(唐诗目,遗珠)琴台/

记得这个谜曾被人归类为“BT谜”,BT是什么意思?“变体”、“别体”还是“变态”?我猜不透,总觉得怪怪的,似乎有种以名门正派自居的傲慢。我以为,把“遗珠”作为一种离合手段使用,是种创新、是种有益的尝试,应该大力支持,而不应当嗤之以鼻。多年以后,又看到“遗珠”的妙用,作者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之人,但这种敢于吃螃蟹的勇气是令人敬佩和值得点赞的!勇于出新有亮点,这应是所有佳谜的特色,这个谜同样可圈可点!

在我心目中,题面文字可赏读,离合技法要合规,离合功能求隐秘,勇于出新有亮点——这是离合佳谜的四大标准,前三条是必答题,每一条都有一票否决权,第四条是自选题,是加分项。

按上述标准,这个谜想必是如假包换的离合佳作了?然而,我犹豫了!

问题在于谜底“千山军粮”上。我这不知道“千山”在什么地方?百度上能查到的有两处,一在辽宁,一在陕西,似乎都和军粮无关。也怪自己学识浅薄,不知道有否哪本史书或古籍曾有相关记载。我又想,“莫须有”吧!天地之大,想必有“千山”之所在;历史悠久,想必“千山”曾生产过粮食,也曾充当过军粮。然而,我说服不了自己。

假如谜底并不存在,再好的谜也是个废谜! 看来,造底并不能百试不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