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追加被执行人的16种情形

(2019-07-10 11:12:29)
标签:

戴涛律师

武汉律师

刑事律师

盈科专家律师

杂谈

分类: 刑民商交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6]21号)系当前民事案件执行程序中追加被执行人的最新、最全的规定,今天本文就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总结在执行程序中可以依法追加被执行人的16种情形:

1、因被执行人死亡,可申请变更其继承人、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为被执行人的。(法释[2016]21号第十条第一款)

点评在遗产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没有遗产,变更被执行人亦无用。


2、因被执行人被宣告失踪,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其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的。(法释[2016]21号第十条第二款)
点评仅是配合义务,前提是失踪人有财产可供执行。
 
3、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合并,可申请变更合并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法释[2016]21号第十一条、《民法通则》第44条)
点评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其债权债务都必将由变更后的法人承担。
 
4、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分立,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分立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法释[2016]21号第十二条、《民法通则》第44条

点评无论是解散分立、还是存续分立,分立后的企业需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5、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债务,可申请直接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三条、《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
点评个人独资企业是企业中的另类,是新公司法实施前不需要验资的特定产物,个人需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类企业现在越来越少。
 
6、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可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执行人的。(法释[2016]21号第十五条)

点评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设立它的企业法人承担,企业法人对外负债,可直接执行分支机构的财产。


7、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可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有限合伙人出资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法释[2016]21号第十四条) 
点评有限合伙只有普通合伙人才承担连带责任,而一般合伙全体合伙人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只需在认缴的出资范围内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8、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出资不实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八条) 
点评股东抽逃出资、虚假出资其实质是未履行出资义务,理应对公司所欠债务在抽逃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
 
9、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在原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申请追加原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九条)

点评该条的实质是延续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八十条规定,即在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追究开办单位的法律责任。

 
10、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公司,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条)
点评这里需要区分,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若要免责,必须证明公司的财产独立。
 
11、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变更、追加清算义务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一条)
点评目前简易注销已经实施,作为被执行人的股东,若在执行程序中将公司注销,则是债权人的重大利好!
 
12、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出现解散事由后,可申请追加无偿接受其财产的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二条) 
点评在出现解散事由的情况下,无偿划拨或接受财产的股东等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3、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追加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 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三条)
点评:在企业注销的过错中,登记机关往往要求第三人作出担保,但是简易注销制度实施后,这类第三人担保的情形将不会再出现。另外,特别提醒,无论何时,不要轻言对外担保,否则,你可能就是民事案件中被执行人。
 
 14、在执行程序中,可直接追加在人民法院作出书面承诺代为履行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四条

点评:除非有特殊的利益或特殊的关系,在执行程序中提供担保,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15、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被其上级机关或其他组织无偿调拨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可申请追加取得资产的企业或个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五条)
点评:基于行政命令,实务中较为少见。
 
16、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第2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七条)
点评:在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出台前已判决的案件可能出现追加监护人作为被执行人,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出台后,需要列监护人为共同被告,原则上不会再出现这种追加情况。
 
1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执行程序中是否可以追加配偶作为被执行人?

最高院已明确回答:不能!


(转自法言法理《律师:无财产可供执行?这16种1情况可以追加被执行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