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世界,脱离生活,社会群像,重在警醒——记观看电影《震耳欲聋》有感

(2025-10-03 18:33:15)
标签:

情感

时尚

文化

娱乐

杂谈

电影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扇窗口。

当一个社会现象已经发展到需要电影来教育和警示的时候,那么可想而知这个现象的现实效应已经包罗万象,横跨世界。

这就是电影《震耳欲聋》所要传达给我们事实:不要贪婪,诈骗——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并且愈演愈烈,生根发芽。

影片虽讲的是聋哑听障群体被诈骗的事件,实际上反映却是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所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是聋哑听障人士,老人和孩子同样也是弱势群体的一份子。

不同于影片中的描述,我认为骗子之所以会诈骗成功,关键还是抓住了人性中的“贪婪”,信任只是一方面,但凡你不贪,只信任你也不会受骗。

作为一个打过几场官司,见识过官场的险恶的过来人,个人感觉影片所呈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腾空出世的英雄,幡然醒悟,悔不当初,仗义直言,为民作主,宣扬正气。在理想和现实面前,选择坚持信念,直面现实 ,而官方也是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助民想办法。宛然理想之国。

想像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且残酷的,但凡是和官打过官司交道的人都明白其中的条条道道,只能说是无法言表,只能意会,影片呈现出的是如同柏拉图《理想国》一般的世界,有规则、有秩序、有道德、有正义,打造出的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悬崖勒马助力他人的律师形象。

怎么说呢?只能说形象很有感召力,但现实是没有这样的律师。律师要的就是名利双收。一名好的律师必是个优秀的外交家,擅于左右逢源,擅于和在各种角色间周旋,善于像纵横家一样四处游说,最大限度的拉拢和说服各色对自已有利的人物。

特别是大陆的律师要想做顺出名,必须要和公检法打好关系,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虽然对这个理想化的故事没什么共鸣,但其中的一句台词我还是认同的:做自已的英雄,不要自我装聋作哑,要敢于发声。

对于现在这个世界,这句话太有说服力了:这个看似人声鼎沸、实则消然无声的社会,消耗着无数的牛马,内卷着无数青春,在不断的自我挣扎中,我们耗干了元气,用尽了能量,磨平了棱角,失去了斗志,在本该放浪的年华,却活成了狰狞的模样。

我们习惯了沉默,默许,随众,因为看不到远方,所以不再想去折腾,不再想去拼搏,因为现实中没有诗歌,所以不再去幻想,不再去歌颂,生活没有了味道,寡淡无奇,生活没有了新意,稀松平常,平凡得近乎他人无视,所以我们更渴望英雄。

现实是英雄没有模样,只有记忆,于是我们渴望自已成为英雄,现实是这个时代我们成为不了英雄,所以只能自诩英雄,感召自我,希望自已敢于自我实现,突破自已,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勇敢为自已发声,打破旧我,实现重生。

就像主人公一样,正视自已不堪回首的过去,和自已的纠结和解,既然战胜不了自已人性中的善良感和正义感,那么就索性坐下来欣赏真实的自已。

与其说律师讲的是法度,不如说律师自斗的是人性,就像《月亮与六便士》,理想和现实总要有个选择,事实证明,做自已人性中弱一面的英雄,比做人性强一面的投机者容易的多。

当然,故事还是很阳光正面的,理想化的故事总是更易被社会理解,被世人传唱。

整体演员演的也很卖力,一番挑剧本的眼光很是独到,颜值担当满分,演技也值得嘉奖。

片子不适合有故事、有谈资的人,但如果单纯只是想听个故事,放松一下紧张的精神,还是值得一看的,生活嘛,不能总是现实,也要有幻想才是生活。

理想世界,脱离生活,社会群像,重在警醒——记观看电影《震耳欲聋》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