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深藏前门,民间精粹,木雕精选,历史再现——记参观法原博物馆有感

标签:
文化杂谈时尚情感 |
中国传统建筑历来以精巧著称,历史上分为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两个系统,且互不冲突,始终并存。不同于官式建筑的殿堂感和厅堂感,中国的民间建筑属于“余屋”和“大木小式”的结构,因为历史和战乱原因,毁灭颇多,遗留下的更是少之甚少。
藏在北京前门胡同里的法原博物馆,就是为数不多珍藏中国传统民间木雕建筑的一家博物馆。
一水儿的无玻璃罩实物秀,细节满满,让你能够与文物零距离感受她承载的辉煌和沧桑。全部的手工打制,纯粹的匠心独运,手艺人的匠人匠心在这里完美尽现。在这里,每种花鸟鱼虫、精灵神兽都有着自已的故事和位置,每种雕塑都有她的讲究和规矩,每份美都有里儿有面儿,精巧别致的同时,又体现着各自的身份和地位。
在这里,雀替、垂柱、挂落、驼峰、悬鱼,建筑上的每个物件儿都有着她的说法和意义,她区分了阶级,标明了门第,表明了地域,显示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同是民间建筑,同一物件儿,南北方却截然不同,博物馆的收藏品北方较少,只有陕西;大多以南方居多,南方又以江西、福建居多,说其精美,已无法概括,讲她雕刻活了时代、生活和人精神追求的本身才是中国民间建筑的真谛。
垂花门,让我切实领会了古代大家闺秀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的具像化含义。
门簪,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门当户对,在此也有了她的具体所指,因为略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因而得名。因他表达了百姓对男性生殖的崇拜,意在祈求人丁兴旺,因而象征吉祥,民间的门簪多雕以四季花卉,形状也各有不同,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有不同。
四枚的门簪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多见,两枚的门簪多雕以“吉祥”等字样,皇朝时五至七吕官员两个门当,四品以上官员四个门当,只有皇宫才能有九个,取九鼎之尊之意。
门簪代表着阶级地位,也彰显家族荣誉,这不仅显示在建筑本身,也表现在婚姻上,古代媒人在说媒时要先看这家人的门簪数量,用“门当户对”形容男婚女嫁双方条件要匹配。
实践出真知,可见,古人诚不欺我,门户之见自古传承,历经时代变迁,岁月磨砺,直至今日仍能体现她的社会认同和时代价值。
雕梁,也就是中国讲究的“雕梁画栋
博物馆中有三条满雕的柏木梁,珍贵的是三条梁所雕刻的纹饰是青铜器上的纹样,由饕餮和夔龙纹组成,与一般的构件雕刻不同,梁的纹饰在表面是有起伏的,而且非常有韵律感,且气韵生动,雄浑硬朗。为明前的遗存。
牌坊,古代每村必有,见到牌坊就意味着有一个村落,博物馆内的唯一陈列的牌坊精工细致,器宇轩昂,大气气派,显示着她所代表的村落曾经悠久的文化和往日的辉煌。
斗拱,每户建筑的必备,风格多样,身份之显,精工之作,历尽沧桑,多为辽代,明代现存不多,后清代有存。
纹落清晰,叶脉分明,雕工无二是博物馆内每个物件儿的真实写照,虽历经年代,却脉络清楚,尽显雕工。
民间的就是世界的,她是朝代丰姿的最好体现,她展现着时代风骨,情趣雅意,风土人情,是时代华章最真实的呈现,是艺术的最人性化的直线体现。
感谢这个小众博物馆收藏人的精心收集,让民间文化能够集中展现,让艺术能够最本真的呈现,展品精巧细致,件件精品,能够集中展出,实属难得有心。
地处前门,文化所在,精心布展,北京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