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先明已,副作用要知晓,医生不是神,信已心明了——记我在安定主动要求换药的教训
(2025-04-15 12:51:39)
标签:
杂谈文化 |
有时候不是我们病人刁,实在是没办法,一种学科的医生只看本科内的病,其他的他一概不考虑,也就造成了病人吃药要自已熟悉这种的药的所有情况。
前段时间一直失眠 ,问安定的韩主任,他给开了艾司唑伦,说是便宜又好用,我说有没有什么副作用,他说没有。我也没多想,就开始吃,开始一片还管用,半年后不管用了,于是又加到两片。
在吃了近一年后,我发现我的记忆和反应力严重下降,在小红书上查了一下,才发现是吃艾司唑伦的副作用,而且它还属于笨二氮类药物,而笨二氮类药物长期服用是存在老年痴呆症风险的,于是果断决定断药。
再去安定开药,还是找的韩主任, 我跟他说我不想吃艾司唑伦了,因为它致老年痴呆症,想吃非笨二氮类药物,让他给我换一种药,他听了一笑,问我谁告诉我的,我说是医生,他又说换一种新药地达西尼,费用会高一些,但医保能报,问我能不能接受,我答没问题,他回复先吃一阵,然后不行再调。
回去后,我吃了一周,每天睡前一片,感觉比艾司唑伦好太多,没有艾司唑伦吃后记忆力和反应力下降的情况,而且入睡非常快,第二天稍微有些头晕,食欲降低,此外没有其他的不适,效果比艾司唑伦好很多。
药是换了,但是想想要不是我有心去查资料,明确了艾司唑伦的危害,医生又怎么会自已给我换药,而且艾司唑伦是笨二氮类药物,他不会不知道,明知副作用严重还给我开,真的是拿病人当试药剂,愚弄人心,难为我一直在他这儿开药,拿他当个好人看。
看来什么事儿都不能依赖别人,尤其是入口的东西,吃之前一定要了解其药理和利弊,做到心中有数,单凭熟悉就相信别人,最后受伤的绝对是自已。
从此事也可得知,无人是菩萨,即便是医生,也只是医病,不是医人,自已是自已最好的医生,对于药物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查清楚药物的药理,再和医生沟通。
讲清楚你的反应和适用范围,比如我此次的换药原因是原药致老年痴呆症,想换一种非笨二氮类药物,直接跟医生说明你的目的和禁忌,这样沟通才再有效。
千万不要像我因为熟悉了就对医生全部信任,医生也是普通人,每天看病人无数,又要看病又要提职称,所以他管不了那么细致,就是哪疼医哪,至于其他副作用,只要是不关他的科室病理的,一律忽略不计。
医生有很多,病人有很多,但你自已只有一个,所以对自已上心点儿,不要盲目相信除你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除非你们之间有强烈的利益关系,否则这世上谁都不可信。
相信自已,了解自已,明白自已所需和所忌,对已负责,才是医病救已的最直接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至此教训之后,再无可信,万事万物只信自已,由已推人,信者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