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度劫,如破地狱,八苦难渡,步步为难,生死一样,人生必度——记观电影《破地狱》有感

标签:
情感娱乐杂谈文化 |
故事表达情感细腻,道生从一名婚礼经济转行为丧事经济,从头学起,从最初的排斥到深入到每个环节,用心经营着自已的事业,与为喃呒师傅的文哥从水火不容到交心知音,文哥、文玥、志斌三人的关系变化,彼此的感情从冷淡到互通,情感的表达十分抓人。
文哥对先人破地狱极为重视,做事积极不混日子,大男子主义,说人不二;而儿子志斌则对喃呒师傅这个职业视为耻辱,混事儿混生活,最终为了儿子的学业成长远离了这个职业;女儿文玥对父亲认为女人污秽,传男不传女的的思想极为排斥,并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成长起来的压力伴随了至今,且极为强势,面对不满用了一种最为极端:一发现有自已急救未成功死去的病人,就与男医生开房的方式来发泄自已的不满和宣泄自已的压力。虽然极端但令人同情。
三人一室而居,看似争吵不断,却也暗藏一脉之情,女儿对父亲虽然不满,但在父亲中风偏瘫却也全力求助,尽一个女儿的孝道与责任,兄妹二人最终在父亲的葬礼上以儿女共同为喃呒师傅的形式为自已、为先人破地狱,这既是父亲的遗愿,是父亲在给女儿的信中,承认女儿是其的珍宝,是真情最为真挚的体现,也是轻视女性的父亲对女儿一次最为直白的接纳和爱的告白,女儿破地狱,也完全她人生的一次释放。
文哥破地狱是为死者亡灵超度,度其投胎转世,是重生,这是对死人而言,而道生破地狱是为活着的人而言,是让活人在世间体面积极的活着,是生活,而不是生存,是让活着人走出自已的地狱,有感情有血肉的丰满生活,走出心理的阴影,走出压抑,更为轻松舒适的生活。
所以有了他接了疯母亲冷冻儿子尸体不下葬这单看似疯狂的生意,也有了他偷偷避开死者法律上的老公,让死者情感上的爱人看死者最后一眼的人情之举,都是赚钱却是带着超度活人的感情和深度,让活者心安满意,不带悔意。正如道生说的,活人也要破地狱,生老病死,人生八苦,活人哪项不要去体验,关关都要心态平稳的闯,每关都要精神百倍的去冲,活人的地狱较之死者更为艰难,活人的情感也较之死者更为敏感脆弱。
而文哥就是忽略了活人也要破地狱,活人也有许多的地狱,也就是在这从忽略到接纳的过程中,他与道生成为人生最后的挚友,与儿女在人生尽头达成了感情的和解。
而道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破地狱中,超度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已,从对孩子的理解的重新定义,在自已的破地狱中重新认可了新生命和新未来。
影片最后,道生做完文哥的葬礼,与女友一起开着新车重启人生路,就像一次自已人生的超度,带着对人生的新理解步入了全新的新生。
感情刻画细腻丰富是这部戏最为抓人的地方,文玥及众多演员的表演极为自然生动,每个细微的表情,肌肉的流向,眼泪的流出都尽显香港影视曾经的辉煌来自于演员的执着投入和真诚付出,这与内娱的流水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中道生破地狱,换了一种活法,重启了一段人生,现实中昔日的香港电影业也正以一种新姿态,凭借人文情感戏再创出了一番新天地。
破地狱片如其名,人出地狱,重获新生,愿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通过此片走出自已的八苦地狱,劫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