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亡之战,至死一搏,致敬英雄,牢记英烈——观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有感

(2024-10-04 19:46:27)
标签:

文化

情感

杂谈

娱乐

儿时上学时曾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对其中作者对中国军人的极度赞美与崇敬深感疑惑和不解,直到今日看了陈导的《志愿军:存亡之战》,才重新对中国军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部描写志愿军63军铁原阻击战,以2.5万将士与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的电影,更多的描写的是人,通过李想、孙醒等人的眼睛和行动展示出了志愿军一个炮弹一条人命的浴血奋斗史,在战备严重落后于敌军数倍的情况下,在没有重型武器的严峻现实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命的拼搏于战场,用自已的生命谱写了抗击的战歌。

故事来自于真实,真实来自于行动,演员们用自已精湛的演技向我们展示了这场存亡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特别是朱一龙扮演的李想眼神戏堪称传神,一句台词:“报告,我们一营回不去了,你们继续前行。”说话前后眼神的变化,前一秒还是汇报和祝福,后一秒就是视死如归的坚决和决绝。同一个表情,同一个动作,仅靠眼神就展现出李想不一样的思想状态和下一步的行动决心,可以说演技登峰造极,精彩绝伦,让我不禁感叹内娱竟有如此演出功力的年轻演员。

而其他演员的演绎也同样精彩,在最后冲锋时刻,他们一边冲向敌人,一边喊着自已家乡的名字,明知前方是一条不归路,是血肉横 飞的终途,但仍冲锋向前毫不退缩,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回头,没有一个人退却,甚至没有一丝犹豫,全部选择了冲向敌人,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视死如归的心境冲向了死亡。

太阳花,多好听的名字,当李想把她送到志愿军们手中,他们轮流闻着花香的时候,他们在想像好日子味道的时候,那种对幸福的崇敬和向往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一路战争过来的63军从未享受过一天的好日子,每天都在和死亡和强敌抗争,却又从未丧失对好日子的憧憬和向往,对新生活的想像和努力。

特别是当李想说起好日子是以后结婚,生小子,战士中一个说起我喜欢闺女,大家轰堂大笑时,那份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对以后幸福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个人观者都能深深体会其中,那种经历过无数生死,对幸福、对未来、对生活的喜悦和神往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入其髓,而陈导和演员恰恰把这份经历用影片给活生生的展现了出来,这也是对历史、对事实、对战争、对后代最好的演绎和证明。

而那一张唯一的全营合影,虽然面对死亡,但仍开怀大笑,乐观向前,视死如归的场面,正是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志愿军战士不同于他国军人的不一样的情怀,而这份情怀就是信仰、就是爱国、就是胜利、就是希望,就是好日子。

最后飘扬在战场上满是破洞高扬的国旗,是志愿军战士们对信仰、对国家、对精神的最有力的证明,红旗不倒,精神永存。

永远忘不了那一颗甜了李想一家三口的糖和钥匙,她传递了一家人的信念和对家的爱慕和向往,永远也回不去的家,永远也承接不上的亲情,不变的是对信仰的忠诚和执着,对正义、对胜利、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和挚爱。

陈导说拍这部片子是为不忘记,确实如此,不能忘记,怎会忘记,最可爱的人永远存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世代相传,终生铭记。

存亡之战,至死一搏,致敬英雄,牢记英烈——观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