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视自我,治愈童年,回归本心,救赎自我——记看小说《追风筝的人》有感

(2024-05-06 10:53:10)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如果没有这本书,很难想像世界上还有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塔利班控制下的人生,阿米尔和哈桑两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在社会名誉和地位的压迫下,被迫开始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阿米尔被社会认可,过着有地位的富有生活,而哈桑则不被认可,过着仆人的另一种生活,两个同血缘的孩子,两种不同的人生,二人的童年欢乐而真诚,如果没有那场不堪的强暴,也许二人的关系还将情同手足的过往,直到哈桑被强暴,阿米尔从此背受愧疚,至此开始疏远哈桑,并最终诬陷哈桑将其逼走。

至此二人山水一方,各自为伴。虽然二人相离,但阿米乐始终愧对哈桑,多少年来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直至中年因故人的重托,重回阿富汗,了解到哈桑为保护父亲的房产不被塔利班所侵占,而被枪杀,重新了解到哈桑对自己那从未变色的深厚友情,继而不顾阿富汗危险的时局,在塔利班控制下的家乡寻找哈桑的儿子,并终于带回美国收养。

整个故事感人至深,他不仅写下了男主二人的友谊,也绘画出了阿富汗不一样的政治时局和现实人生,作者的笔触真实而动人,阿米尔敏感而缺乏安全感,哈桑真诚而坦荡。

父亲多层次的性格,残酷的为地位为生活的牺牲和丑闻,对待人事敢做敢为,为丑闻的隐忍,对人的大方和大度,阿米尔对父亲爱的渴望掺杂着对哈桑被父亲偏爱的妒忌,二人童年时期阿富汗的温馨闲适,与中年后回归故土时压抑、残酷、恐惧的现实的鲜明对比,同时一直存在的种族摩擦和歧视,令该书充满了回萦难忘之感。

书中父亲有句话:盗窃是最为卑劣的行为。父亲鄙夷这种行为,却又践行过此行为:盗窃了哈桑母亲的身体,背叛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的感情。这看似矛盾的重合,也揭视出了阿富汗传统与规矩的政治环境和人文所气息,作为父子两人,二人都不同程度背负着背叛与救赎,家庭与友谊,风俗与现实,勾勒出的是个不一样风土人情的阿富汗,这种缓慢且深沉的痛苦一直纠拌着阿米尔。

一段没有前景的友谊,一个令人心碎且震惊的故事,描写出了二人脆弱又深厚的友谊,初看也许会感叹不同人生的两人对待友谊的不同,哈桑的执着且善良真挚,阿米尔的胆小且退缩,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父与子、人与上帝、个人与国家间的微妙关系,令他们二人人生也同样的脆弱不堪,。

阿米尔在美国的倍受煎熬,哈桑在阿富汗的执着守候,对比反映出阿富汗政局不稳下的人生百态,半部生活史,整个阿富汗的别样人生,同样面对儿时的恶魔,哈桑和其子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救赎了阿米尔的人生,同样受到强暴,二人同样选择了对男主的信任与坚定。

他就像部政治史诗,在我们面前呈现了阿富汗的昨天和今日,讲述了一个关于童年对成年后的人生影响何等重要和何其珍贵,特别是描写哈桑被强暴的描写,真实且痛苦,直击人心深处,将我们本真中最脆弱的部分彻底击穿,阿米尔的退缩和后悔伴随了他童年、青年和中年,甚至在他身在美国之后,都无法释怀的悔恨。

也许正是因为童年的遭遇,使阿米尔接受了不是童身的妻子,接受即是发自真心的原谅与表白,爱使阿米尔原谅了妻子少时的放纵和任性,也正是爱使他不顾现实,再度踏上了阔别了二十年的故乡,希望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分心力,而正是这次回乡,让他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从前完美的父亲也曾背叛过好友,冲击过世俗,占有过人妻,而自己也在寻找哈桑遗子时,再次遇到了儿时的恶魔,受到了暴力的对待,这次,他选择了正面对待,身心再次受到重创,只为得到哈桑的儿子,得到心灵深处的救赎,彻底摆脱儿时的自责和痛苦。

正如他逼走了哈桑,自己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但异国的稳定生活并没有让他自己真正原谅自我,他总是带着对哈桑的愧疚,痛苦且激烈的自我忌恨,正是这种来自童年的创伤,让阿米尔有了重新回到家乡的勇气和坚强,也正是这种执着,让他全身心投入到对哈桑儿子的寻找与照顾,也正是这种来来自童年的情伤,让他拼尽全力也要带走哈桑之子。

面对同样遭受童年强暴的哈桑之子,阿米尔选择了自由其发展,而哈桑之子也一如哈桑一样执着且坚定,不惜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不想再次受到侮辱的坚持与决心,在他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塔利班强暴儿童,控制妇女,压迫人身的政治时局,也看到了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生不如死的生活现状,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从前的安逸一去不返,人们在水生火热中痛苦的挣扎。

谈到主题:风筝,这是种对从前人生的追逐与守候,阿米尔和哈桑儿时的最大乐趣,风筝比赛后的所遇到的悲惨不堪,与前段的自由惬意生活有了强烈的对比,不断追逐的风筝,是对人生的积极享受和成功的全心喜悦,也是对儿时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人有时就是在痛苦中不断成长,无论如何逃避,都终会回到痛苦的原点,继续人生,故事中的阿米尔正是在回到了痛苦的源头后,正视了他,才有了自己人生的忏悔和自赎。

人生,就如同风筝,有高有低,有起有落,你源起的债,不会因为时光的过逝而有所减轻,在年华面前,你的无视和逃避只会让他愈加沉重,只有正视他,面对他,接受他,战胜他才能得到人生的谅解和解脱。

温暖而细腻,残忍且美丽,可以称得上本书所感,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必有其感触人生的至高点,正如他的名字:追风筝的人,我们一生都在追逐寻找人生的美好,却一次次在追逐中不断迷失和挣扎,寻根人生,最终会成为我们战胜、认可自我的最终选择,人生没有捷径,唯有全力面对,才能赢得心灵的解脱和人生的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