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名仕故居,感历史文化沧桑——参观纪晓岚故居有感

标签:
文化杂谈时尚 |
在这所清式砖木结构的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建了这方方正正,院配长廊的小院,不同于高贵的王府,这坐名人故居透着一股接地气儿的亲切感: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院内配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正房,两边两个长廊,正好围出一个正方型的小院儿。
虽说不是很大,却也大有出处,据说住宅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后为纪晓岚所居而出名,纪晓岚在此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11岁到39岁和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最早时共有102间房,据说原来珠市口马路都是他们家,后来卖与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家,再后又建了晋阳饭庄,导致现在的纪晓岚故居小了很多。
故居又名阅微草堂,纪晓岚名作《阅微草堂笔记》就出自这里,现在的故居占地570平米,四角缀有草坪,东北角植有纪晓岚新手种植的海棠树,原先是两株,上世纪60年代时砍去一株,如今只剩下余下的半株,虽历经三百年,仍傲立院中,至今时春秋花季仍枝繁叶茂,鲜花烂漫,独自深植怒放在袖珍小院中,默默纪念着纪晓岚少年时与婢女文鸾相恋终又不能成为眷属的凄美爱情故事,时至今日,小院内的海棠树下仍置有少年纪晓岚立身听琴,婢女文鸾坐身抚琴的石身像和简介,不辞辛苦的向往来游客诉说着少年少女的情丝惆怅和情愫缘由。
除了此爱情海棠,故居门前还有一架纪晓岚亲手种植的紫藤,虽有百年寿龄,却仍浓荫密盖,苍劲挺立,当年,老舍先生曾来此品晋风,赏古藤,有诗为证: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可见其花香袭人与姿态撩人。如今的紫藤前还驻有纪晓岗手持烟袋坐于圆桌前的铜像和紫藤的简介,每有游人至此,不用多想,便可轻松欣赏到这百年紫藤的历史与记忆。
终是物是人非终有尽,海棠紫藤仍常青,虽然古人已离世百载,但这香气四溢的海棠和紫藤仍青春永驻,静静的驻立依旧,向后人诉说着主人留传已久的故事和传说,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故居室内现为介绍纪晓岚生平的纪念室,内置有纪晓岚的生平纪事和功过奖惩,十分详细的记述了他的一生,作为清朝大才子的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总撰了《四库全书》,作为一国的尚书,纪晓岚主要的工作就是修书立传,其真实人性为口痴,与和坤并无来往,所以并无电视上所描述的与和坤逗嘴一说,其一生历经官场风云起落,又曾经流放新疆,但好在叶落归根,晚景又回到此处,生平官至一品,也算是一生圆满,大好收场。
作为一处典型的清式四合院,故居无论从布景还是历史都很入人眼,特别是春秋两季,花香满院,古树繁花,有史有据,有景有情,至此一游,心恬神往,百无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