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身心困乏,支援艰难,何以为生
(2022-06-17 18:31:01)
标签:
文化杂谈 |
因为疫情,停休,下沉,支援在这两个月中已经变成了我的全部,在这两个月中,许多生活中琐碎的事无法再继续,从前的娱乐时间全部变为了上班,两个月中:我的商业保险缴费到期了,需要办理转出,无法办理;我的新买的三条裤子需要裁边,无法办理;我团的艺术馆的票由于我停休无法去看,也无法退票;我要开的药因为停休无法如期去医院,而需要重新更改时间;我每月固定做的水光和超皮因为停休而无法去做;等等。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疫情停休下沉支援,而全部改变了模样,可以说我的生活全都乱了,以前每月有固定的娱乐和保养都变成了奢望和泡影,生活原有的样子已不复存在,除了每天去支援,几乎没有其他。
首先,没有休息的支援是对人本身机能的极大摧残。对于疫情支援,我没有怨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之常情。但是,凡事都有个度,有个限,支援如果是长期行为,是否也应有个休息,长期连轴作业对支援工作本身也没有好处,何况是连续两个月没有休息,纵然是铁打的棋盘也经不住连续作战,没有休息,长期劳作,支援工作两手抓,是否也是疲劳作业,长些以往,机器都会失灵停工,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有事找支援,遇事支援上,我们每天超时的工作,他们则是自在的嬉笑娱乐。严重的人员使用失调带来的是一线人员劳逸失衡,人员劳休两层天。
其三,支援地点的安排错位直接导致支援人员的疲劳度倍增,压力提升。仅拿丰台来看,许多支援人员支援地点都相对遥远,拿我而言,我在丰台街道,工作单位也在丰台街道,支援地点却在右安门,两地相差十多里地,特别在居家办公的时候,交通不通,只能自驾车上班,每天往返于此,几十天如一日,这种不科学的安排支援点导致的结果是人员疲惫率倍增,不安全因素倍增。就近安置在此成为一句空话,人员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无从考证。
透支生命,透支健康,成为每天的生活全部,无何止的支援和无法言表的生活压力如同牢底深渊深不见底,明天,不知道还能有几个明天,未来,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期待,没有了梦想和希望的生活是无尽的苦楚和苦熬。
我的生活在哪里,我的明天会怎样,疫情的尽头在何方,我的坚守何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的艰苦绝伦的支援生涯何时能赢来抗疫的胜利,一切似乎都在打着问号,未来、生活、白月光,何时能冲出雾霾,再见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