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听完了《侯卫东官场笔记》,故事写得结构很完整,内容也还紧凑,符合时下连载风格的风潮,准确的说这本书不大适合细细的读,更适合去静静的听,我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大概有两个月,现有的720回基本也是描述尽了候卫东十年的升迁细微。
实话实说内容上他并不抓人,情节上也稀松平常,但胜在能够迎合时下年轻读者刚性奋斗心境,加上写实性的描述,不用叙述什么出位的道理和真经也能轻描淡写买通人心。
首先,主人公侯卫东出身平民,与普通市井的你我皆为凡俗,人物的设定贴合社会大众,符合百姓落寞的心理,与凡人一样大学毕业后理所当然的分配到乡村做了一名入村干部,初入仕途遭遇低谷,和初入职场的广大小白一样,怀疑、失落、迷茫一度抓狂的缠绕其心,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与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大众的磨合和纠葛后,凭借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利用修路一事一度让领导对其有所了解,群众中初露端倪,而这一段基层经历也打磨出了他实干的初名,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农村干部关系,帮助他打捞到了人生征程上的第一桶金——开石厂。
有了钱就有了依靠,有钱就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据此,他的人生在农村干部的帮助下打开了人生大门,从候补镇长开始,任途之门悄然打开,靠着自已在基层打下的良好人脉,也从此开启了他的秘书人生,为两任县、市级领导当任身边人、门下官从此开拓了公务员人生路,也练就了其多彩多姿的官场人生,从此一路青云直上,从县长、局长、市长,不到十年从普通的一名公务员一路成长为最为年轻的省市级高级领导干部。
谈及其成功之路无外乎两样必备:一为人脉,二为金钱。人脉,为开门砖,金钱,为铺路径。而这两样似乎也成为了现今从仕之士的入门标准,而另一方面,也暗指出现行条件下,选干的不二标准: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金钱,似乎是有钱人的从官之路,组织上更为放心,官场之行也更能预防贪污腐败。
不可否认,中国的开放之路愈加模仿西方政界,这点本书也暗示再三,有着石厂、煤矿及私人公司股份的候卫东铺路之行更为顺畅、从官之行也愈为从容,领导也更加信任;有了钱,候卫东才把握住了爱情,操纵住了人生,继而才有了他的从官准则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说,有了经商之路的成功积累,才有了候卫东从政之路的大气和胜利。而这点,也正是此书之所以能霸气的命名为“笔记”的精髓所在。确实,只有成功人生的故事才能称之为记忆和历程,才能谈
得上“心得”。
此外,对于人物心理的殊多描写和渲染,情境的诗画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这点似乎是借鉴了《红与黑》中主人公于勒的心理描写经验,多次以侯卫东自述式的反思,展现了他的历练和成长的成熟与艰辛,在他的一次次自省中不断总结和成长,最终百炼成钢,成就官场,终成气候。让人听读中,也自然记忆和思索。
再有就是候卫东光鲜照人的私生活经历,三个情人的穿插进入
,出轨之路的洒脱自然,有为爱情,有为肉体,有为欲望,既有对社会变革的心灵宣泄,又有对人性性灵的潇洒探索。不管是事业上的利用,还是感情或者肉体上的需要,候卫东可以说是现在男性的心灵偶像:事业与家庭、感情与欲望无不操纵到位,安排得当。所以说,如果说此书抓人,那么一方面在于写实的展现了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受商品经济冲击的巨大落差,改革中官场的人性突变,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也是坦露了现行时代下人性的追求和矛盾:既要有家庭的完整,又要有生活的刺激,这种性与灵的结伴双行,爱与性的并驾齐驱,可以说也是反映了时下人性对于完美的纠结理解和挑战诠释。
总之,对于此书而言,如果说他是一本关于男性权力与爱情的意淫之书,装逼典范,一点都不为过。说他雅,他推崇的是时代官场实务,真实文学,坦荡的整体官场官员的人性史,说他俗,他描写的是时下官员的现实人生,人生追求的据实写照。通过一个侯卫东,展现出了对真实又暧昧的现实人生的追求,对意境和婉转的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拜读此书,使人不得不对作者,一名真实的体制内正局职官员由衷佩服,不管他是意图为人师表的炫耀他的成功,还是真正要打造官场文化,一个人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写实写意,反省人生,都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榜样。
最后,作为一部尙未结局的系列丛书,我对其的后续仍有期待,希望作者小桥老树继续鸦片写作,满足读者的求读希望,及时为我贫瘠的精神和心灵点亮解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