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ola,表面上是一个风景怡人的古堡,实际是一所训练雅利安优秀青年的军事学校,吸引着二战时期无数的雅利安青年心之向往。Friedrich,一个对纳粹有着懵懂憧憬的雅利安天赋拳击青年,一个偶然训练的机会,被Napola的纳粹军官看中并推荐,瞒着父母进入了这所纳粹后备力量的输出地,并在那里和出身纳粹高官家庭的Albrecht相帮相吸,开始了严格的纳粹训练。
两个青年,两种性格,一个对军旅生活极度向往,一心想出人头地,凭借天赋打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一个热心于诗歌,对战争反感厌恶,对Napola的学习消极逃避。事实上,和所有有攻击意向的国家军校一样,只要穿上军装就意味着屠杀。历史也证明没有屠杀就没有进步,无论是曾经伟大的罗马还是如今强盛的美国,都是在不断的杀戮中锻炼着自己,成就着国家的伟大繁荣,战争有时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有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无奈和借口,就如同二战时的日本扩张。德国也是一样,为解决一战留下的一系列问题,人民选择了战争,百姓选择了侵略。
用来诠释Albrecht对战争的抗拒所选择的过激自杀,不仅在他父亲看来意味着没用,也许在现代人对军人的定义上也会被定性为对国家义务的逃避。不是军人,没受过军人思想的影响,很难想象在中国军人的定义里自杀是否有着同样的定义,就如同最后Albrecht无法正常入土为安,被Napola的学生名册所接受,他所给人的唯一印象就是军队拒绝逃避,国家拒绝投降。不可否认Friedrich的最后离去,多少还是受到了Albrecht自杀的影响,给他原本军官仕途,军人梦想给了沉重一击。对于生命而言,Friedrich得到了解放和延续,但对于战争年代的个人前途,无疑是断送加迷茫。
其实就普通人而言,善恶就是人性的双兄弟,抛开国家、社会和家庭所附加的种种他项,顶多是感情内容上的附加品,人本无大善大恶之分,只是加入太多的外在因素,才把人分隔如此多疑和复杂,还是和平年代生命和人生更易生存和定义,珍惜生命,珍惜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