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报恩寺塔附近,军械库,这是在中国的第一个现代武库。1868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满族旗人,广州,1868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1870年代
1870年代
1870年代
清代全家合影
1870年代
上海旧城仪凤门
1870年代 白鹿洞书院
福建寺,宁波,浙江省,1870至1875年。摄影师:W·桑德斯
官员的房子,北京,1871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1870年代
北京西山
1870年代 慈寿寺塔
1870代 北京旧影
1870代 天坛
中国艺术家复制照片为出口贸易。香港,19世纪60年代。
1870年代 带剑的武士
1870年代
繁忙的黄浦江
1870年代
纺棉纱的女工
上海棉纱厂女工。清末时期,在工厂做工的女工往往还要承担照看孩子的任务,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她们如何在闲暇时间看护婴儿的情景,还能看到早期婴儿床和婴儿车的模样。1890年代
1870年代
棉纱厂内景
1870年代
广州海关和花船
1870年代
明长陵
1870年代
南京照片
1870年代
南普陀大悲阁
1870年代
香港观音庙
1870年代
香港天后古庙
1870年代 常安军合影
文具街,广东,1870。
在香港港访问期间港口的船舶。1869年10月31日,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在中国南方的宝塔,Ch’ao-chou fu,
附近,1868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执行现场,上海,1870。摄影师:W·桑德斯
中国海岸上的一个场景
1868年至1872年
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香港拱北楼,1880年
原名为“庄士敦楼”,始建于1843
年, 1915
年就不复存在了。该建筑原为香港前两任总督砵甸乍和戴维斯住所,先后还用作汇丰银行饭堂及俄罗斯领事馆,1890
年更名为“比更士菲楼”,而华人一般称其为“拱北楼”,是香港首座多层购物商场,1915
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购入该建筑并拆迁重建成外方传道会大楼。照片中所见的大型喷泉为丹地氏(Dent
Fountain)出资修建,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在重建拱北楼时,被移至香港市政厅前。
城市场景,1868年至1872年。
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商户,香港,1868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武山峡谷,四川,1868年至1872年。摄影师约翰·汤姆森
香港摄影室,对面日耳曼俱乐部,在惠灵顿和云咸街,1871年至1874年。摄影师:埃米尔·鲁斯费尔德
刑场,广州,1870。
1870年代 福州船政全景
1870年代
上海理发店
1870年代 鼓浪屿全景
1870年代 广州沙面
1870年代 广州漱珠桥
送往美国的中国男学生,香港,1872年。1872年和1875年间,120名来自贫困家庭在中国南方的中国男孩被送到美国留学。定居在康涅狄格河谷的城镇和村庄中,他们学会了英语,以及歌唱,舞蹈和钢琴演奏。
同类系列阅览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一】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二】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三】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四】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五】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六】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七】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八】
高清图集:晚清社会人文大观【九】
高清图集:晚清人物形象【一】
高清图集:晚清人物形象【二】
晚清社会民生高清老照片【下集】
图集:晚清声名显赫的醇亲王家族1900年前后中国影像图集:八国联军中的“华勇营”1860—1890年威廉·桑德斯拍摄上海等地影像【上】1860—1890年威廉·桑德斯拍摄上海等地影像【下】老照片:清末外交官1911年清廷的皇族内阁新闻照片记录的晚清历史影像老照片:1871年的大清总理衙门及众大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