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39年10月,台湾少年团团员在浙江金华进行操练。抗战爆发,原本在大陆倡导反日革命的台湾人立刻加入抗战行列,不少岛内的台湾人也设法冲破日人的围堵,回到大陆参战。台籍黄埔军校毕业生李友邦等人领导闽浙沿海诸省的台湾青年,组成“台湾义勇军”,以闽南为基地,分三个队,进行医疗、教育、宣传等工作,“台湾义勇军”下还设有“台湾少年团”,对台籍志士子女予以照料与教育,并训练孩子们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台湾少年团经常举行抗日巡回宣传,用话剧、歌舞等方式激发将士们的士气与后方民众抗战的热情。图为1940年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团员在金华街头演出抗日剧(图左为黄月娟,右为她的弟弟黄钟灵)。
穿着统一服装的台湾少年团员们正在表演"海军舞"。
1939年7月,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金华举行升国旗仪式。
台湾少年团团员在浙江宁波前线表演"马蹄舞"。
1941年,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在宁波国防前哨演出。
台湾少年团动员浙东茶农参加抗战时演出"农民舞"。
台湾义勇总队总队长李友邦将军在龙岩留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正式爆发。1939年2月19日,经民国福建省政府批准,李友邦带领第一批台胞22人前往浙江金华;2月22日在金华县城酒坊巷18号(今84号)成立了“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同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委任李友邦担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兼“台湾少年团”团长,并晋阶为陆军少将。
台湾少年团在龙岩驻地操练
1941年,台湾少年团在金华举行新旧团员联欢会。
台湾义勇队的医院
台湾义勇队附设第三台湾医院用笺。
1940年7月,在炮火中成长的台湾少年团团员重返福建崇安宣慰同胞,于武夷山武夷宫假山旁留影。
1945年10月25日,台湾义勇总队在厦门市中山公园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
台湾义勇队附设第三台湾医院用笺。
台湾义勇队的巡回医疗队,跋涉乡村,为民众诊疗。
印有"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口号的台湾义勇队少年团信封
台胞在崇安的住地之一--文庙
李友邦和秘书张一之多次前往崇安,动员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战,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1939年2-3月,福建省崇安台胞共44人分两批前往浙江金华参加台湾义勇队。图为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批准留崇安台胞第一批22人赴金华参加台湾义勇队集训的电报。
在龙岩期间,台湾少年团员发展到100多人。图为发展壮大的台湾少年团在龙岩合影(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