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准确鉴定元明青花瓷器新老的好方法___原创
标签:
转载 |
当你发现手中青花瓷器上的纹饰着色浓稠处有铁锈斑时,怎样来分清是老年班还是新仿的斑呢,现在告诉你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好办法,它比所谓专家那一套眼力及经验都好用;我通过我的及朋友们的元青花与明代青花器,用40倍以上的高倍放大镜观察釉下的铁锈斑时,就会发现那里有的像沙丘起伏的表面,有的像蜂巢蜜蜡,还有的像天坑,还有的像一块腊肉,层次分明,从中心到边沿自然过渡,发一种褐红色(我管它叫老油色)的物质,这种老油色物质油润老熟,就像抽烟烟袋杆里的烟袋油子.这就是我所说的老人斑.
苏麻离青主要成分是低锰高铁,铁锈斑是因铁元素在烧制高温沸腾时聚集所成的,但老油色斑形成却是嗜铁菌微生物几百年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老人斑’是辨析元、明青花瓷器真伪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老油色斑是生长在铁锈斑的下面及周围, 它的成因是因嗜铁菌嗜吃胎和青料中的铁分子,而它的排泄物却不断排泄堆积长大形成的瘢痕,瓷器的年代越长, 老油色斑的褐红色颜色就越深越厚.同样的情形在无釉的底部铁质聚集点也可发生,易和火石红相混.这种情况在使用苏麻离青料的瓷器中感觉更明显.
微生物作用痕迹识别法,一下子就能分清东西是新的还是老的,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方法很实用,说穿了也不过如此。只要你找到瓷器的‘老人斑’,八九不离十,你拿到的是件老东西。要知道,新的瓷器即便是用矿物料来描绘纹饰,用柴窑古法来烧制,但是,矿物料没有被微生物充分氧化,它的矿物料是干枯的;而老瓷器上的矿物料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氧化,特别是含铁量高的青花瓷器,其矿物料被嗜铁菌吞噬后,长久堆积的排泄物在显微镜下非常有立体感,很多像航拍的山脉一样历史与时间留古陶瓷上的釉面老化痕迹就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当今的人所不仿制的。古陶瓷鉴定要首先弄清器物的新老,只有在弄清器物的新老之后,才能依据古陶瓷的色彩,画法,胎体来认定期生产年代。从古陶瓷的意义上说:“古陶瓷客观的技术鉴定”就是“古陶瓷釉面老化痕迹标准”这是第一位的.但有一点要搞清楚;并不是每处有铁斑的部位下面都有老油色斑,有的部位斑重一些,有的轻一些,有的就没有老油斑.每件瓷器年代不同,存放的条件也不同,所以不能一率看待,没有老年油斑的不一定是不老的,新的可能性大些.但有老年油斑的瓷器肯定是老瓷器.
下面发几张有关的图片做验证.
http://s1/mw690/657de3c1gdce42ad60a90&690
http://s7/mw690/657de3c1gdce42d965d66&690
http://s9/mw690/657de3c1gdce43092d6e8&690
http://s9/mw690/657de3c1g7c7d383df698&690
http://s5/mw690/657de3c1gdce4362d4a74&690
http://s1/mw690/657de3c1gdce43892fbf0&690
http://s16/mw690/657de3c1gdce43b24103f&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