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2013-08-12 15:52:36)
标签:

杂谈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即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

详情如下: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得。
       由于当时没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问题,从公元前46年,到16世纪,一共累计多出了10天。为此,当时的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将1582年10月5日人为规定为10月15日。并开始了新闰年规定。此后,平均每天长度为365.2425天,约3000年出现1天的偏差。

       夏历的平年只有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所以终于懂了为什么刚学C的时候的#include<stdio.h> 
main() 

int year; 
while(scanf("%d",&year),year) 

if(!(year%4!=0||year0==0 &&year@0 !=0)) 
printf("%d 年是闰年\n",year); 
else 
printf("%d 年不是闰年\n",year);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