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2020-10-19 11:00:22)
标签:

和平年代52

分类: 历史遗迹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恒心堡,晋商村落》

恒兴堡是孝义市下栅乡的一个村庄。
第一次去恒兴堡,应该是84年。岳父病故去孝义报丧。那时都是乘火车,慢车。见站就停,走走停停,大约四五个小时,到了一个叫“万安”的小站。出站向西,路过一个叫“段家巷”的村子,就到了恒兴堡。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堡子,平地突兀起,堡门高矗,显得那么古朴。沿着唯一的一条陡坡,缓缓而上,就可以进堡了。堡内人家不多,妻子的姨妈姨夫就住在堡子里。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两位老人 ,有三子。是典型的、极善良的中国农村老人。不善言词,心地极好。对初次到来的甥婿,特别关照。话不多,但能看出老人的心思。给我做的白面条,还有鸡蛋。这大概是家里最好的吃食了。因当日赶不上返回车次,住了一晚。第二天返回时还硬给我带了几斤自己种的棉花。一直将我送出了堡门,走出了很远,回头还能看见高高的堡门下,老人那瘦弱的身影。不知是堡子的特别,还是老人的慈爱,反正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堡子。
恒兴堡位于孝义田家沟村南岭北村西,汾介公路西侧,距公路不足1公里,路经之人都可看到。
古代,孝义寨堡甚多大,大都以两军交战,屯兵积粮而设寨建堡 ,唯下栅乡的恒兴堡村有其建堡不同内容和建筑设计的特殊风格,全国罕见。它显示了封建王朝历史时代,晋商富户为了保护家族经济利益,不惜重金建堡迁民于此地割据生存的人文观念,给后人留下了奇特回味的村堡景观。
据赵氏宗主考察,原初是以在海外经商发迹后的赵家为首创建的。至今已繁衍了八九代了。赵家原是介休万安村人。做买卖发财后,看到居住在平川和交通便利处的富户,常遭响马大道土匪抢劫绑票,有的人财两空。据介绍,康熙十四年初 ,吴三桂欲乘陕西提督王辅成判附之机取道四川陝西,谋取京都,社会动荡不安。竟想选择一个僻静,易守难攻的自然山丘高地新建一处不为匪患的住村堡垒,平安居住。这一想法正好与本村富户温家及孝义岭北村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晋商富户心心相印,共同联合出资金 ,于三百三十年前,在岭北西南方这个周边最高的山丘上作为建堡地址,建成后将村名定为“恒兴堡”。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恒兴堡不仅为搬迁到堡内的人,起到了避匪防盗的作用,也是其他邻村人们的躲匪场所。恒兴堡村东不到200米处,有座龙王庙。因也建在一个土丘上,人们俗称“圪塔庙”。土匪一来,圪塔庙就敲钟报警,人们纷纷躲进恒兴堡。民谚云:“三大社四小村,圪塔庙敲起钟”。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他们所以选择这块地方建堡。是因为这个地方高而坚厚,自然环境良好 不冲冒四面之风。而且是龙穴妙水,东面有汾水,南望绵山,土厚水深,地型高燥,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
村名定为恒兴堡。恒兴,取意村庄永远兴旺发达,人们永保平安。堡,古代的建筑规格是,一门为寨和堡,二门也为堡,三门为地,四门为城。恒兴堡只建有一个东门,所以叫堡。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恒兴堡面积约25000多平方米,村子高于周边野地12米之多。堡墙为土质,高处有6丈,低处也有3丈余。建堡时。先将土丘四周动用工匠,以人力余土及缓坡一一削成悬崖绝壁,不仅人力不能攀登。飞鸟也难落足。只在村位东方保留一条进出村堡的直立斜坡道,于进堡口顶端建青石座基。砖砌的堡门高达4丈有余 但供人进出的门子却很小。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门顶上端嵌一块青石,雕刻“恒兴堡”三个遒劲大字。还有负责建堡人员名单及康熙14年8月2日的落款。门洞为圆形高两米,宽1.5米。是铁皮。门洞长约9米。共设三道门。二门比一门稍大。三门又比二门稍大。门洞里端的上面,建有更楼。门洞内径仅宽1.5~1.7米。车辆既爬不上坡 更进不了门。人抬轿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整个村堡,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梯形状。村内街道1.8米至2.3米宽。东窄西宽,长20丈,只共挑担人步行。所有民居院院相连,户户相连,是一个不留空间的堡垒。全村18个街门,24个小院,有窑洞72间。72间窑洞是按照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贤人数字建造,意义很是独特。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村堡最西南的中间,建有三官庙。庙院内的一棵唐槐,虽已树身中空!但也还发芽生长,柏树虽枯,仍旧挺拔。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姨姨常来榆次,姨妈不吃肉,喜欢尝尝我烧的带鱼。姨夫来的少,只有几次,每次来了,岳母总会让我陪他喝一点酒,我是不会喝酒的。这么多年后,又一次来到堡子。专程到姨妈姨夫的那间旧院去看了一下。院子久不住人,看着很残败。己然墙倒顶漏,杂草丛生,物是人非。两位老人已经走了很多年了,可我仍然对他们记忆犹新。这次是由老人的二儿子陪着,问询了老人许多的事。老人晚年生活还不错,这也让人觉得心安了。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窑洞为砖砌面,房子一律为砖砌,无论窑洞还是房子,门窗做工都很讲究和细腻。有棂丹窗,通天隔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大格窗等。有的窑洞有廊檐,檐角翘起,如鸟凌飞。廊檐有粗壮木柱支撑,檐下是木雕的各式吉祥图案,锲嵌在柱与柱之间,好像浑然天成,即美观又大方。大部分院内有砖雕的门神,土地爷神龛。18个街门,式样不同。圆顶门,平顶门,砖雕门,木雕门,一斗三升门等。有的有影壁,雕刻一个大大的“福”字,为的是“避邪”。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村堡院小街窄,窑顶房顶相连 ,站立一处房顶喊叫全村都可以听清。至民国初年,在堡顶四角又设立炮台。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三百三十年之久的古堡,即将消失!

堡中有水井一处,七,八丈深。井壁筑有洞口,由洞口进入地道,可走出堡外。当年,村民养活的牛马以及农禾收割回来晒场脱粒,都在野地作场饲养,打下粮食全靠人相畜驮运回村堡。佳内还有石磨,石碾,不出堡门就可以安居生活。堡门日夜有人防守,一到晚间,堡门一关,万无一失。由此可见,堡内的人防匪意识相当强。且村中还有地道以作战争防备。这在当时防备各种人祸匪患,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连当年日寇侵占孝义期间,烧杀抢掠走遍孝义乡村,也曾有一队日军走到恒兴堡下,见堡门紧闭,望而生畏,绕道而行。
上世纪70年代前,堡内各院都住有村民,改革开放后,村民在堡外修建新房,都陆续搬走了。只剩几位老人,恋情不舍,死守不走。
综观该堡,独堡一门,深沉富强,坚实苍古,布局严谨 ,设计精巧,结构完整,是建筑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2004年被孝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驰名中外的三晋商人,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不细工本,建造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创建出了中国居民建筑史上的鸿篇巨制。恒兴堡就是一个典范。他以独特的村貌屹立于三晋大地已经数百年 ,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留下的村堡文物。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留给今人的绝不仅仅是美学享受  ,而是它在精神与物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传承影响,他带给人们的是启迪 ,思索,吸收,借鉴,对历史文化的钩沉和对文化遗产的继承,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创造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说,特殊风格建筑的恒兴堡,有其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诚望有识之士前来开发和利用,创造新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