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 嫁
古时,境内婚姻与海内皆同,多行"六礼",即纳采( 送礼求婚)、
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 、
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郎亲自迎娶)。延及清代,
境内对"六礼"的沿用已不完备。子女成人后,择偶由父母作主,
媒妁通言。讲究门当户对,重视生辰八字 。
由懂周易八卦的先生推演双方生辰克合,相合者便商议订婚、
聘礼等事宜 。现在,城内及近郊农村,娶亲多用小卧车 ,
农村多用花轿 ,也有用卧车者。新婚前一日,女方给男家送嫁妆。
新婚第二日,女家宴请女婿.
丧 葬
境内人故后历为土葬,丧葬程序为停尸 、报丧、入殓、烧纸、出殡、
圆墓、过七等。一般于三、五天烧纸,五、七、九天出殡。
犯忌不宜出殡者,则寄停他处,另择葬期。出殡之日,
亲朋近友均参加。亲戚备有祭食、纸制冥物、礼钱、幛。
灵前供祭品,家供在先,其余在后。祭食“八八”、“十大碗”、
“白板”等,每份供品留部分而回之。葬礼视家境贫富而异,
富者鼓乐礼祭;普通之家鼓乐送殡,祭礼稍简;贫寒家庭则薄棺敝衣,
从简办理。出殡时,鼓乐有一班、两班或三班;
起灵抬柩有十六抬、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执事有全班或半班。
祭 祀
境内祭祀活动,分为神祭和祖祭两大类。一般家庭均设各种神龛。
灶王、张公、家神、财神、门神、土地都是供奉对象。
专业艺人将本业祖师或神供奉于家中突出位置,以示敬业。
不少人家将佛像或观音菩萨像置于闲房,每逢初一 、十五设供烧香 ,
以示虔诚。迷信之中反映出人们祈求平安、富裕、家业兴旺之美好愿望。祖祭是对先祖的怀念。一般于年夕、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或祖祀日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