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榆次别称的由来

标签:
榆次魏榆部落晋国 |
分类: 榆邑清虚 |
早在一万年以前,榆次潇河,涂河流域就生活着原始人类。早在西周之前,有个叫榆罔的部落首领在这一带建立部落,西周末年,榆罔部落分裂成若干个小部落。榆罔部落被斤人称作榆州国,这就是榆次地名的由来。
魏榆——春秋时期晋国国卿魏氏掌管这一片土地,故称作魏榆。
涂水——春秋后期这里是晋国大夫祁奚的封地,祁奚之孙因罪被杀后,其封他被分为七个县。这里因境内有涂水河,故被称为涂水。
中都——“榆次;之称始于战国,西设正式设置“榆次县”。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中都县治由平遥迁到榆次南合流村冷孤崖一带,榆次更名“冲都”,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恢复“榆次',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再次改称“中都”。
前一篇:清明祭祖2012.4.4.
后一篇:榆次趣谈之“七十二个对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