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瑞典文学院10月13日宣布,75岁的迪伦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 “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
然而这名个性十足的音乐人连续多日没有就获奖做任何表态。日前,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终于打破沉默,与瑞典文学院取得联系,称获奖一事令他“一时语塞”。他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出席颁奖典礼。
余光中最著名的诗是《乡愁》,鲍勃·迪倫最著名的歌是《Blowin' in the Wind》。这首歌的名句是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1970年1月,余光中人在美国,写出歌谣式的《江湖上》一诗。此诗共四节, 每节六行,每节的末两行(即疊句,refrain)都是 「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余光中的自注说「本诗的疊句出于美国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与民歌手鲍勃﹒迪伦的一首歌 」 , 也 就 是 Bob Dylan 的 《 Blowin' in the Wind》。
迪伦这首诗歌发表时,越南战争正打得激烈,它反映了当时美國青年反战的无奈心情。这首诗歌有两节是这样的: 「飞过多少炮弹/才能再也不见硝烟/ 朋友,你看答案/就在风中飘散」; 「还要有多少牺牲/才能传达現现实的悲慘/朋友,你的答案/就在风中飘散……」(Benjamin Chen的翻译)迪伦唱这首歌,彼得、保罗与玛丽也唱,瓊·拜雅丝也唱,歌声 飘飞在美国以至全球的风里。1970年前后那几年,我在美国读书,在校园里,在这荧幕上, 「听」证了风靡的盛況。
余光中写《江湖上》,則充满着对人生对国家的茫然无奈之感;此诗共四节,其中两节是: 「一双眼 能燃烧到几岁/一张嘴 吻多少次酒杯/一头发 能抵抗几把梳子/一顆心 能年轻几回/答案啊 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 「一片大陆 算不算你的国/一个岛 算不算你的 家/一眨眼 算不算少年/一辈子 算不算永远」 。 此诗和余氏1972年1月所写的《乡愁》,有类似的情怀。
迪伦被誉为摇滚乐之父,他写诗,写歌词,自弹自唱,还画画,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贡献;他获奖无数 ,影响深远,今年七十五岁。余光中在诗歌、散文、 翻译、文学评论以至文学编辑各方面,成就卓越,我 说他拥有 「璀璨的五彩笔」;他获得多种文学和学术的奖项,影响深远,今年八十八岁。
10月13日瑞典宣布,迪伦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来欧美作家获奖者无数。莫言等两位汉语作家分別得过此殊荣;宝岛台湾的作家,則至今未能 「與有荣焉」。诺贝尔文学奖的颁授,涉及诸多文学以外的因素,何況天下杰出作家如天上的繁星,瑞典皇家学院的十八位院士,即使有十八般文艺,能够计算、明察繁星的亮度吗(何況是计算、明察汉语众星的亮度)?
余光中成就杰出,各地汉語文学界推崇他、喜欢他的知音和粉絲極极多。刚庆祝过米寿的余翁,未来会否得到如 「摸彩」一样的超级文学大奖呢, 「答案啊 答案,在茫茫的风里」。(源自大公网 王维樑)
E�pw���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