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读《管锥编》
(2012-02-03 05:43:36)
标签:
杂谈 |
发现很多网友觉得《管锥编》是“天书”,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管锥编》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管锥编》是钱钟书的一本笔记总集,其中汇集了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等书的评注。大家读不懂主要有三个原因:
- 旧版书都是繁体字,且排版混乱。
- 这是一本参考书,需要对照着原书阅读,就好比一本《数学习题答案集》,你一眼看去就是“1.选择题:ABACD,DDCAA,2填空题:多项式,0, 正三角形”。当然会觉得不知所云。
- 钱钟书将自己掉书袋的毛病发挥到了极致,引用大量的文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只要跳过这些引用文献,先理解其主体部分,就能很容易的读懂。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推荐大家读读《管锥编》的《史记》部分。当初在高中读《史记》时,也确实拿了《管锥编》作参考,尔后写了几篇《史记》的读后感让老师惊为天人。如果你还有孩子在读高中,也可试着推荐他一读。
下面我会为大家解读《管锥编》对《史记》中《陈涉世家》的评注,之所以选择这一篇,是因为《陈涉世家》很多人在高中时学过。没有学过的也别着急,听我讲一下这个小故事:
史记会注考证 第十四
“贵毋相忘”和“贵易交”
标题——由“贵毋相忘”和“贵易交”这一对矛盾而想到的。
第一段讲“贵毋相忘”:
辍耕陇上,长恨久之,曰:“苟富贵,毋相忘!”
按《外戚世家》记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毋相忘!””。
又记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疆饭,勉之!”即富贵,毋相忘”。
“即”可作“若”解(见前论《赵世家》),即“苟”意,而此处又无妨做立即解。
盖皆冀交游之能富贵,而更冀其富贵而不弃贫贱之交也。
第二段讲“贵易交”: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引谚曰:“贵易交”
《唐摭言》卷二王冷然《与御史高昌宇书》曰:“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
《全唐文》卷二一四陈子昂《为苏本与岑内史启》曰:“然亲贵盈朝,岂忘提讲?”
盖人既得志,又每弃置微时故旧之失意未遇者也。二事节人情世道之常。
前两段讲了,我们常希望朋友富贵后不要忘记贫贱之交(贵毋相忘),但往往富贵后又会抛弃贫贱之交(贵易交),这两种都是人之常情。下面分析为什么会如此:
然伙涉为王,初未矢故。同耕者遮道而呼,涉即载与偕归;客自“妄言轻威”,致于罪遣,乃累涉亦被恶名。
《西京杂记》卷二记公孙弘起家为丞相,旧交高贺从之,怨相待之薄,曰:“何用故人富贵为!”扬言弘之矫饰,弘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是则微时旧交,正复难处,富贵而相忘易交,亦有以哉。
地位差距太大了,很难相处,这就是“贵易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