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保密工资制度你如何看待

(2012-04-09 18:34:54)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人生

   

    在网上查了下工资保密制度,我大吃一惊,国内有很多企业所实行的工资制度是“保密工资制”。有一项调查显示72%的公司都实行了工资保密制,有45%是严格实行工资保密制,比例之高在我意料之外。个人认为工资保密还是弊大于利的。

http://www.dabaoku.com/sucai/shangwu/zhichangshenghuo/088dj.jpg

    那么何为保密工资制度,百度百科做出如下解释:“保密工资制指灵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务市场供求状况,并对职工的工资收入实行保密的一种工资制度。”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详细的论述,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保密工资制”的利与弊,但最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经过收集资料总结出保密工资为何会有那么高市场,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员工对工资有攀比心理     工资是工人的劳动所得,对于工资的满足感由三部分组成:“消费满足感”、“价值满足感”、“攀比满足感”。企业新招聘了一名员工,双方谈妥工资为每月2000元,这个数额对这位员工而言有“消费满足感”:满足日常开销。“价值满足感”是他认为月工资2000元与其劳动价值相当,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工资是工作的价值体现。当他发现几个与他同时进公司的同级别员工工资明显高出他一截,于是他就失去平衡,如果比他低心里可能会些许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攀比满足感”,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跳或跳槽、或争取加薪。
    二:员工有获知他人工资的心理欲望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就不难看出员工有获知他人工资的欲望,所以为了防止因工资攀比造成部分员工心里不平衡而出现不稳定情绪,实行谈判工资制的企业不仅不公开员工的工资情况,而且禁止员工相互打听、谈论工资。保密工资制度这样看来真的好像是必不可少,之所以有市场规结起来就是有需求。

    三:企业无法做到真正“保密”    保密就要做到真正的保密,有两个人知道或三个知道那就不叫保密, 事实上,企业几乎无法做到真正的“工资保密”:一个员工新入职或工资经过重新调整,那么他的工资最多经过三个月就会成为公开的秘密,一公开后就会带来一连串的不良反映 效果决对是副面的。

    施行保密工资制度可以表明,企业内部的工资确实存在较大差异。解释不清楚差异的由来就会造成员工不安情绪或其他矛盾。一个月薪2000元,另一个月薪3000元。用了一年多,感觉两人水平差不多,可工资还是那样维持着,若非要企业作解释,那只有一个解释:当初就是这么谈的--多么简单的解释,却是非常真实的解释。的确.从微观上说工资仅仅就是“谈”出来的;从宏观上说,工资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行情确定的。所谓“根据能力核定工资”,在现实中缺乏操作的可行性。企业即使无法实现真正的“工资保密”,也要坚持这一原则,因为实行这一制度至少有这样的好处:即员工无法把本公司别人的工资数额作为给自己加薪的公开理由。

   “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的分配观念在我国有着极深的思想、文化渊源,人们不仅把企业给予自己的薪酬作为劳动报酬,而且很自然地将其作为企业对自己工作效果的评价依据。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公正、公平、公开,而保密工资制所采取的员工工资额由企业与员工之间单独谈判的方式确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成了必然的存在。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企业员工看来就是不公正、不公平的具体表现。为了避免这种不公正、不公平的薪酬制度带来员工之间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只能采取不公开的方式了。

    保密工资制与新《劳动法》有较大冲突。新《劳动法》关于员工薪酬制度方面的规定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保密工资制是一种直接与新《劳动法》相抵触的薪酬制度。个人认为保密工资是一种不可取的薪酬制度,如果能做到真正的保密,本人也不反对,但是这是不现实的,这就是工资保密制度硬伤,只会适得其反效果。以上只是自己一点见解,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