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处驻足,细微处慢绘——《细节描写》写作指导
(2012-11-24 20:51: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阳光下,我们一起走来 |
关键处驻足,细微处慢绘——《细节描写》写作指导
1、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之中。它往往用极经济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的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从描写角度分,描写分为
环境描写又分为
二、感知细节 领悟方法
1、下列四组文段,每组中一段无细节描写,一段有细节描写,两段形成对比,请感知细节描写的妙处,并总结慢说细写的方法。
第一组:
(1)那时已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踏黄泥。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2)那时已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总结慢写的方法:
第二组:
(1)他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艰难地爬了上去。……买了橘子过铁道时,他既要爬上爬下,又要抱着橘子,似乎手忙脚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总结慢写的方法:
第三组:
(1)
绒绒的雪花像棉絮一般,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一阵风吹来,被卷起的雪花有的落在伞上,有的落在人脸上。
(2)绒绒的雪花像棉絮一般,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一阵风吹来,被卷起雪花,团团片片,纷纷扬扬,有的打在雨伞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千万条春蚕吃着桑叶,还有的飘在脸上,感觉湿润润、冰凉凉……
总结慢写方法:
第四组:
(1)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仿佛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的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2)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总结慢写方法:
三、课文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跟作家学写作: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动态造型
2、
3、
4、
5、
6、
7、
8、
三、赏读佳作
关爱,增加了生命原野的厚度,提升了灵魂海拔的高度。
天空像被施了咒,唤回了所有星星,黑黑的像无止尽的的大洞,只有那微微发出光芒的月亮隐曜在密密的云层。坐在公交车上,我的内心被恐惧深深地攫取着,想到从车站到家的那段黑黝黝的山路,头皮就开始发麻。无意识地一转头正碰上一双令人发怵的眼睛。天哪!怎么是他?死灰色的双眸就像是来自地狱深渊的勾魂幽灵。他不是邻村的那个捡破烂的孤寡老人吗?之前听大人们提起过,无儿无女,不苟言笑。我像触电似的打了个寒颤,不行,我得离他远点。
我慌忙下了车,远离他的监视范围。突然听到“哗哗”的声音,我急忙回头看,是他!手里拖着一个袋子,我胸膛里的那块肌肉 仿佛马上就要跳出来。我加快了脚步,“哗-哗-哗”的声音更急了,在这空旷寂静的路上格外瘆人。我减慢步伐, 那声音也放慢了频率。“哗——哗——哗”。他在跟随我,他想干什么?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到了家前的那条街,上帝保佑,总算相安无事,我高兴地向家走去,蓦然发现“哗哗”的声音消失了,我好奇的回头望去,蓦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身影,佝偻着身躯,那单薄的身影立在街口,似一个对折的虾米,在向我的方向张望。在月光的映照下,那多像一架横陈于村间的竖琴,僵硬的弓架,已经松动了一排排抑扬顿挫的弦。风正肆虐地将他枯草般的乱发刮起又扑倒,衣襟在风中撕扯着。他仿佛看见了我,在淡淡的月光下,我似乎看到他皱纹深深的脸上勾勒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他冲我扬了扬手,蹒跚地拖着袋子走了。
原来他是一路护送我。蓦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所有的戒备轰然倒塌。我低下头,眼泪顺势而下,心中荡漾着满满的感动。抬起头,月光似乎更明亮了,好似为我点的一盏明灯……
时至今日,我依旧不能忘记那个佝偻着的身影,依旧不能忘记那陪伴我从恐惧到感动的“哗哗”乐章。那声音好似一波震颤的弦音,一种花香的弥漫,持久而热烈。因为这是从灵魂深处飘散出来的温暖,是人性的芬芳。
下了班车,天色已昏暗了。风瑟瑟的吹着,有些寒意,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一转弯,一个单薄的身影便闯进我的眼帘。红领巾、小黄帽,幼小的身躯,我断定他不过是个上三四年级的孩子。也许是我匆匆的脚步声惊动了他,他抬起了头,四目相对,天哪!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眼神是那样的迷茫、忧郁,如轻烟般的惆怅,跟他那张稚气的脸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脚边斜歪着的书包告诉我他还没有回过家。疑惑间,他迅速的低下了头,我继续向前走去。
四、
请描写一个特点突出的人物形象。
要求:运用细节描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尽可能地调动各种感官、正面和侧面结合来写;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