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邮电大学什么专业实力最强?为什么二本专业都超一本线录取?

(2019-01-21 06:47:50)
分类: 高考志愿填报

本文回答一位考生的提问:

为什么重庆邮电大学二本批次的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超一本线?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非常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

在这类院校中,如果开设的专业与其主业有关联,

即使收费高,处于二本批次,也很有可能录取线超过一本。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ee4b8063f4aa433ebb15a2017b581c37.jpeg

一、先看数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4aa377ea13674be1a0d05b316a6a40eb.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c0f7cd6cd57147dc961545dc8eee0042.png

这两张表分别是2017年重庆邮电大学在江西和河南的专业录取分数,从河南的录取专业来看,没有二批招生,只有江西有软件工程专业二本批次招生。

两个省的数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值得家长关注:

1、收分最高的专业均为电子信息类(通信方向)的专业。

2、计算机类专业其次,位居第二。

3、应用物理学,数学类为同一批次录取专业分数最低专业。

4、专业分差并不大,河南省最高专业录取分与最低专业录取分差为13分,而江西省为10分,基本一致。

上面的专业录取分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为大家在志愿填报选专业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4893b287419e4eff949b69e9e54bfed1.jpeg

二、为什么二本批次软件工程专业,在江西超一本线录取?

1、从学科排名来看,重庆邮电大学的软件工程实力不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cab8588973504e1ab8e6c2be5a7b5dfc.png

从上表来看,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与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福州大学等211大学,实力相当。

这是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之所以超一本线的最主要原因!

实力在那,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

2、重庆邮电大学与计算机的学科专业实力更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1f6d4dc6bf7e412a93f8c8ac9b7a5ff3.png

从上表大家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庆邮电大学排名B+,差一步进级A等,这足以说明这所大学在计算机领域的行业地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897770ee9b7d4cd7938cf6e87fb36a47.png

从这一张表的学科排名,大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重庆邮电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的实力,与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985大学相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1/6c9381ce22254d4383c5ffc459095aad.jpeg

三、勋哥建议

1、比较一所大学的各省专业录取分数线,会对专业实力有一个比较均衡的了解。

如上文所举的江西和河南的例子,对于我们选择专业,分析专业实力,分析专业录取分走势很有帮助。

2、了解专业实力,要充分利用2017年教育部学科排名

既要看本专业的学科排名,也要对比本专业学科排名相当的,其他大学的层次(这对于找到超值的好学校是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还要对比相近学科专业的学科排名情况。

因为工科类专业,很多都是相融相通的,不仅体现在学科结构上,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师资也是相融的。

比如上面所说的软件工程专业,肯定也会有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老师参与教学。

勋哥教你填志愿,一个教会你志愿填报方法的公众号(3390246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