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音乐大师巴赫纪念馆

(2017-10-31 02:00:04)
标签:

埃森纳赫

巴赫纪念馆

巴赫故居

巴赫

旅游

分类: 德国名人
http://s8/mw690/002W77Eqzy7fqrsmRXV07&690
7628巴赫塑像留影
http://s6/mw690/002W77Eqzy7fqrwu6Lr45&690
7630巴赫纪念馆的新旧建筑连在一起
http://s9/mw690/002W77Eqzy7fqryuRGEf8&690
7631巴赫纪念馆的现代建筑
http://s9/mw690/002W77Eqzy7fqrBbmaY98&690
7674馆内陈设的风琴
http://s2/mw690/002W77Eqzy7fqrD9Erv11&690
7675卧室陈设
http://s9/mw690/002W77Eqzy7fqrERKGY98&690
7677作曲间
http://s5/mw690/002W77Eqzy7fqrH0N6Yc4&690
7678听音乐的海绵软椅
http://s10/mw690/002W77Eqzy7fqrJ05YZ49&690
7681童声合唱团
http://s8/mw690/002W77Eqzy7fqrLeCrR77&690
7682巴赫肖像
http://s10/mw690/002W77Eqzy7fqrNYOKtd9&690
7685年轻时的巴赫
http://s15/mw690/002W77Eqzy7fqrPu7bEce&690
768618世纪乐器曼陀铃
http://s12/mw690/002W77Eqzy7fqrRjcuveb&690
7684巴赫的大家庭
http://s8/mw690/002W77Eqzy7fqrTmObR07&690
7683巴赫为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演出
http://s13/mw690/002W77Eqzy7fqrVlLSk6c&690

7673巴赫传记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10/29


来到埃森纳赫(Eisenach),主要是为了游览西南郊的瓦特堡(世界文化遗产),那里是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地方,这为德国语言和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料在埃森纳赫还发现了一处名胜,值得游览。这就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巴赫的纪念馆。巴赫和马丁·路德一样,都是德国的重量级历史名人。


森纳赫地处图林根州,东距德国文化圣地魏玛,西到卡塞尔或富尔达,均约六七十公里。小城位于全国版图的中央,堪称是德国的地理中心。城市不大,人口仅4万多,却已有800多年历史。该市古城风貌保护得相当好,置身于市集广场,环视四周那建于18世纪的宫邸(现为图林根博物馆,陈列地方文物),有400年历史的市政厅,中世纪的圣乔治教堂,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代。穿过市政厅旁边的步行街(Karlstr.),我们还望到了路德纪念碑和尼古拉城门(Nikolator)。该市与名人踪迹有关的建筑也有不少。我们参观了马丁·路德在这里读拉丁文学校时寄宿的地方(Lutherhaus)。其东南那幢米黄色的大瓦房,是巴赫纪念馆(Bachhaus)。


据悉,大音乐家巴赫诞生的那栋房屋很早已经拆毁附近一栋相似的老屋1905被巴赫学会Bachgesellschaft e.V.买下来,进行过翻新,后来又增建了现代的展馆,两者一起作为巴赫纪念馆。门前草坪上还竖起了巴赫的全身铜像。这是德国最好的个人生平式博物馆之一。现陈列着各种展品,包括旧时的乐器,家具,作曲间布置,卧室陈设,油画肖像,乐谱等。通过简明、动人的双语演示的镶板,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巴赫的音乐生涯和个人生活。


据介绍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日出生比马丁·路德晚202比贝多芬早85年。巴赫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幼年随父在家学习弦乐器基础知识。在拉丁语学校上课,这恰好也是马丁·路德的母校。


1695年巴赫刚10岁,父母相继过世,他被接到奥尔德鲁夫(Ohrdruf,哥达以南不远),由担任管风琴师的长兄抚养。并教授他弹奏键盘乐器。


1700年巴赫15岁,已独立谋生。他来到吕讷堡,被选为圣·米歇尔学校学生合唱团的成员。1702年他从该校毕业。在随后的20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做过教师及乐队指挥,还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但他最终以卓越的风琴师而闻名。


先是1703年,他在魏玛宫廷室内乐队当上了提琴手。不久其才能被附近阿恩施塔特(Arnstadt)的教会发现,破例以高薪聘他为风琴师(Organist)。这时他已开始作曲。


1705年由于景仰当时最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布克斯特霍德(Dieterich Buxtehude16371707),巴赫曾长途跋涉300公里,专程前来吕贝克聆听他的演奏。这位管风琴家曾在玛丽教堂长期任乐师。巴赫被迷住了,忘记只请了四个星期的假,却跟随了这位管风琴家4个月,从他这里深受启迪。


1707年,巴赫转到米尔豪森(Mühlhausen,在埃森纳赫以北20多公里)任风琴师,同年成家。1708年,巴赫回到魏玛担任宫廷风琴师,6年后升任乐长。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清唱剧。明显受到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风格和曲式的影响。在魏玛的9年奠定了他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1717年,巴赫移到克滕(Köthen,在莱比锡西北56公里)。在此担任宫廷乐长(Hofkapellmeister),处境较为顺利。公爵热爱音乐,对巴赫非常器重,常在一起奏乐,一起旅行。这一时期,巴赫创作颇丰,主要从事室内乐和管弦乐的创作。如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ische Konzerte)和《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1723年,巴赫迁到莱比锡,担任托马斯教堂乐长(Kantor)。干了28年,直到1750728日逝世,遗体就安葬在托马斯教堂祭坛附近的一座青铜墓碑下。莱比锡时期巴赫创作最为丰富,据传有时每星期写一部。如1724年一年中写作了52部圣咏清唱剧。他创作的气势恢宏的大合唱曲,如《约翰受难曲》(Johannes-Passion)、《马太受难曲》等杰作都是首先在这里演出的。巴赫精心培养的托马斯男童合唱团由1008岁到十几岁的男孩组成,至今在世界上声誉不衰。托马斯教堂附近有一个巴赫博物馆(Bach-Museum),记录他为音乐献身的一生,特别是在莱比锡的活动。


终其一生,巴赫创作了大量体裁广泛、形式多样的作品,其中有大提琴曲、康塔塔(Kantate,清唱套曲)、风琴曲、钢琴曲、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乐、器乐作品。作品多以复调写成。初歌剧未涉及外,包括各种体裁。声乐以宗教内容为主。


妻子回忆说:“他不遗余力地把一生献给音乐,没有片刻的歇息”。最后两年,双目失明,依然没有停止音乐创作。


作为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巴赫的作品中处处都表达了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狭隘的个人情感。他的音乐大多表现了神圣的主所创造的和谐世界,表达了对主的热情赞美与狂热崇拜,而其清唱剧中千变万化的才华和丰富多彩的灵感更是征服了很多人的心,得到了很高的赞赏。


巴赫为虔诚的基督徒,同时又深受启蒙思想(理性主义)影响。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其艺术-技术手法的严密、精巧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


对身处巴洛克后期()的巴赫来说,他能够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民族传统,研究、总结、汇集在一起,发扬光大,并承上而启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广泛吸取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法国等国音乐的成就,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巴赫的音乐创作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的开端,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巴赫不仅是他以前音乐的集大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他奠定了西方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对西洋近代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为“西洋近代音乐之父”。


然而巴赫生前只是作为风琴师,演奏家出名。他曾为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召见演出。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生前与死后很长时间,其音乐作品和理论为人们所忽视,虽然莫扎特和贝多芬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相传当乐圣贝多芬第一次看到了巴赫的作品时,直呼:“他不是小溪,巴赫是大海!”原来德文巴赫“Bach”是小溪的意思,贝多芬一语道尽他对巴赫音乐才华的赏识和赞叹!直到1850年巴赫逝世100周年时,经过门德尔松等人的推崇,巴赫的作品才逐渐受到世人广泛的重视,得到复醒,重放光华。1950年巴赫学会出版的巴赫全集,达84卷,留下1000多首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


巴赫结婚两次,与第一个妻子生有7个孩子,与第二个妻子有13个孩子,共20个子女,其中10个夭折,而长大的孩子中出了4位音乐家,其中第三子卡尔·巴赫(1714-1788)曾在汉堡工作20年,同时身兼5个教堂的乐长,直到去世。他是近代奏鸣曲式的创始人,


埃森纳赫巴赫故居的现代化附属建筑中,你的巴赫之旅将达到顶峰,你可以坐在海绵软椅上倾听这位旷世奇才所创作的各种类型的音乐剧,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参观内容还包括聆听20分钟古董乐器演奏的音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