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国之旅(6):华裔国君郑王庙(吞武里)

(2013-03-28 04:54:33)
标签:

郑王庙

吞武里

郑信

吞武里王朝

黎明寺

分类: 亚洲史地旅游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从清迈一路南下,游览了泰国第一朝古都素可泰,第二朝古都大城,我们乘火车回到了曼谷。在这里我参观了泰国第三朝,即吞武里王朝的遗迹郑王庙。

 

吞武里与曼谷

泰国第三朝叫吞武里王朝,按泰国王朝命名惯例,吞武里是这个王朝的首都,可是在一般地图上,你找不到吞武里这个地名。原来它在湄南河西岸,与曼谷老城隔河相望。随着曼谷市区的扩大,1972年曼谷与河西的吞武里府合并,组成大曼谷府。这样吞武里就成为曼谷的一个地区,就像南京长江北的浦口一样。如今市区湄南河上架起6座大桥,把吞武里和曼谷本身紧密地联成一体。其中1982年通车的“郑王桥”(Phrachao Taksin Bridge),全长1300米。6车道,一天可通过6万辆汽车,为全国最长的公路桥。

我没有乘汽车过大桥,而是从大王宫南边不远的码头上乘坐渡轮过去的。越过宽阔的湄南河,下了船就是著名的古迹郑王庙。

 

郑信创建第三王朝

参观前,先说说郑王的故事。华人在海外千千万,但创立王朝,当上国王的,可能就数他一个人。郑王是泰国吞武里王朝(1767-1782)的华裔国王,名叫郑信,泰语Taksin(达信)。他的父亲郑达是广东澄海县人,年轻时取道海上到达暹罗(泰国古称),落户于当时的国都大城(阿瑜陀耶),靠卖水果为生,生意做得很红火。小伙子的勤劳能干也赢来不少泰国姑娘的爱慕。他娶泰国姑娘洛央为妻,生育一子,取名郑信。郑信出生于1734年4月17日,不到周岁就失去了亲生父亲。母亲没有改嫁,却因无力抚养,就把他送给当朝的大臣节基公爵做养子。13岁时,郑信进宫当了侍卫,到长大时,学得一身好武艺。他还勤奋好学,通晓华、泰、越等几种文字。后因功勋显赫,被封为达府太守。18世纪60年代,邻国缅甸军队屡次大规模入侵暹罗,吞并国土,抢夺民财,于1767年攻陷大城,灭掉了大城王朝(1350-1767,又译阿瑜陀耶王朝)。这时,不甘心国破家亡的郑信率领500子弟兵冲出缅军包围圈,东奔罗勇、尖竹汶府,招募泰人、华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5千人义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暹罗疆土。但故都大城由于缅军破坏,已成焦土,于是同年郑信选择吞武里为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1767-1782)。以后郑王又南征北战,为泰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郑信坐王位15年,1782年遇害。其手下部将查克里(Chao Phraya Chakri,又译昭披耶节基)继之而起,建立曼谷王朝,称拉玛一世,王朝一直延续到今天。郑王深得泰国人的敬仰。泰族共经历4个王朝,50多位国王,其中只有5位业绩卓著被称为“大帝”,郑信就是一位。为了缅怀他的历史功绩,在吞武里大罗斗圈广场(在Pratchathipok路与Lad Ya路交口)上建立了郑王的纪念铜像(Taksin Statue)。他骑马戎装,策马挥剑,极其英武。现在每年12月28日郑王加冕之日,泰国国王便亲临该铜像主持纪念仪式,民众循例在铜像附近举行郑王朝祭大典,举行两昼夜的庆祝活动。

 

郑王庙又名黎明寺

郑王庙也是纪念郑王的古迹之一。这座寺庙又叫黎明寺(Wat Arun),位于吞武里,相传郑王率军到达此地时正值黎明,见到此庙,为之改名。它面临湄南河的滔滔江水,乘渡船或过大桥便进入曼谷市内。

郑王庙的前身始建于大城王朝,到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后,加以修葺,作为御用寺庙。郑王后来被杀,泰国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大佛塔前的一个古佛殿中供上了他的坐像,手持长剑。像前立着牌位,上书“显达信郑皇公神位”。两侧对联写着:“郑圣贤明泰众念圣德,皇尊大帝民国祝尊恩”,把郑皇二字嵌入对联。殿后有一张金漆雕花的大木床,据说是郑王生前御用的。床板宽达一米多,没有一点接缝。另外中国石雕在郑王庙也占有相当地位。庙内有数十件大型石雕,身高2米、手持朝笏或兵器的文臣武将威严地站立于各道门的两侧;亭亭玉立的仙女,面带微笑;各种姿态的猪、羊、猴、虎,形态逼真。据说这些石雕是当年泰国商人同中国进行贸易时,作为商船的压舱物运来泰国的。

另有一佛殿供奉伏魔式佛祖坐像,在佛座之下安奉着拉玛二世王的灵骨。拉玛二世曾扩建了郑王庙。如今在寺院里同样竖立着他的塑像。

郑王庙的标志则是一群佛塔,由中央大塔和四角的小塔组成,塔身布满雕塑,并用许多中国彩色陶片及玻璃镶嵌。中央大塔高79米,建在高高的塔基上,据传塔内安葬着郑王的骨灰,所以也叫郑皇塔。它是曼谷最高的佛塔,带有柬埔寨建筑特色。这种形式的佛塔,称为Prang。整个轮廓呈锥形,其结构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八角圆柱体,顶上插有象征雷神因陀罗(Indra)兵器的丰字形铜尖钩,四面有四个小巧玲珑的塔状饰物簇拥着塔顶。中部为平面十字形,四面各有一个神龛。下部则为平面八角型,环绕着三层平台,每层平台的高处都有一圈佛教传说中的守护神及神猴的浮雕。塔的四面各有一条石阶,两边有扶手,拾级而上可到达第三层平台,凭栏眺望,曼谷胜景一览无余。

http://s3/bmiddle/a065430egd8ee48678482&690
1、湄南河畔郑王庙

http://s3/bmiddle/a065430egd8ee56a61c52&690
2、 供奉郑王的殿堂

http://s14/bmiddle/a065430egd8ee59bf5d3d&690
3、 郑王塑像

http://s16/bmiddle/a065430egd8ee6cf90b6f&690
4、 郑王庙的中国雕塑

http://s10/bmiddle/a065430egd8ee70d856b9&690
5、 大佛塔底部(郑皇塔)

http://s11/bmiddle/a065430egd8ee73f2725a&690
6、 大佛塔细部

http://s8/bmiddle/a065430egd8ee77d1e097&690
7、 塔身大多用中国彩陶片装饰

http://s15/bmiddle/a065430egd8ee823697ce&690
8、 塔身好陡峭

http://s16/bmiddle/a065430egd8ee868af00f&690
9、 站在塔上望对岸

http://s7/bmiddle/a065430egd8ee8a4bf206&690
10、郑王庙塔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