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毕昇:德国谷登堡

标签:
谷登堡毕昇美因兹活字印刷术谷登堡博物馆 |
分类: 德国名人 |
原载《欧华导报》2013年2月刊
http://s2/bmiddle/a065430egd1db7d115641&690
谷登堡塑像
http://s5/bmiddle/a065430egd1db800c6e84&690
谷登堡塑像基座印刷术浮雕
我们在中小学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可是在西方有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是德国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又译古登堡)发明了这一技术。我在他的家乡美因兹,参观了谷登堡博物馆,现把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以便作一比较,使我们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史,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谷登堡家乡美因兹
美因兹(Mainz)被誉为近代印刷术的摇篮。它坐落在莱茵河左岸的平川上,东距法兰克福三四十公里,人口不到20万。北纬50度线正好从城中穿过,在市中心的谷登堡广场上嵌有金铜色的纬度线标记,游客们都喜欢踩在这北纬50度线上,留下一张旅游照。
文化名城美因兹最初是作为“武化”城市兴建起来的。公元前38年,罗马帝国推进到莱茵河,在这里筑起军事要塞。742 年在美因兹设立大主教区.从此这里成为德国基督教的重镇。美茵兹大主教集宗教世俗权力于一身,13世纪成为选帝侯主持选举皇帝,在德意志政治中举足轻重。那时美因兹空前繁荣,有“金色城市”的称誉。正是在这里,1450年前后,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办起印刷工场,使美因兹成为欧洲的印刷中心。最早的印刷品就是《圣经》。
由于近代的铅活字印刷术诞生在这里,也许是谷登堡的遗风所在,这里的出版印刷业相当发达,光出版社就不下十几家。新型的传播媒介——电视业也在美因兹安下大本营。
美因兹虽是古城,但因战争破坏严重,重建时已无法完全恢复旧时景观,因而形成了新老建筑交错和谐共处的城市风貌。站在莱茵河畔,可以看到线条简洁明快,具有现代风格的市政厅大厦,在它身后的上空,大教堂(Dom)的6座尖塔耸入云天,新老建筑水乳交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帝侯宫(Schloss)是美因兹的又一处名胜,建于17-18世纪。它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北翼用作庆典活动,东翼现为古罗马—日耳曼中心博物馆。选帝侯宫南面不远的中莱茵地方博物馆也颇值一游。古老的城垣现在只残留下铁塔、木塔两座城门塔楼,不过不要以为它们真是用铁、木所建,铁塔只是由于地近铁器市场,木塔则是因为地近木材市场而得名。
谷登堡是美因兹的骄傲,人们自豪地把美因兹称为“谷登堡城”。这里有许多以谷登堡命名的地名和机构:谷登堡广场,谷登堡大学,谷登堡印刷厂,谷登堡学会……谷登堡广场上矗立着谷登堡的铜像,距广场不到200步,有一座谷登堡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印刷博物馆。
谷登堡的发明及传播
谷登堡博物馆(Gutenberg-Museum)创建于1900年,为纪念谷登堡诞生500年而开设。馆址最初设在选侯宫,1926年搬入该市最美的建筑之一,建于1664年的罗马皇帝楼(Römischer Kaiser)。1962年现代化新馆落成。老楼则供博物馆管理处、图书馆和谷登堡学会使用。
谷登堡博物馆介绍谷登堡的生平事迹,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东亚的印刷术。
600多年前,美因兹出了一位发明家叫谷登堡,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不多,他出生在1394-1404之间,一般都把世纪之交1400年作为他的诞生年。谷登堡是美因兹人,但在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在1434-1448年),后来又回到美因兹,1468去世。他本是个金银匠,谙熟金属工艺。其发明的核心部分是手工铸字机。他先从美因兹很有名的金匠那里学会怎样在钢柱体头上刻出凸形字母的,然后将阳模打进较软的金属里,于是就形成了铸字用的阴模。把阴模放进手工铸字机的中空部分,然后将融化了的铅锡合金注入机器入口,就可铸出所需要的铅活字。他所创造的这项技术为德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制,谷登堡发明了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铸字用的铅锡合金、印刷机以及印刷油墨在内的一整套铅活字印刷技术。他的发明比起宋代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要晚得多。但谷登堡最先使用印刷机,提出一套高效率的铸字、排版和印刷方法,因而成为近代机械化大批量印刷技术的先驱。
馆内陈列着复制的谷登堡印刷工场,包括一架沉重的深色橡木印刷机。供参观的玻璃柜里保存着德国文化的珍宝——谷登堡圣经。它是现存的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印刷书籍,印于1452—1455年之间,每页印刷42行,所以又叫42行圣经。
谷登堡的发明在欧洲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以此之前,书籍多半是靠修道院的僧侣手抄,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一般人只能望“书”兴叹。谷登堡的印刷技术大约发明在1450年前后,几十年时间迅速传遍欧洲各地,1467年传到罗马,1470年传到巴黎,1474年进入西班牙,1476年英国印出了第一本书籍,1483年瑞典办起了印刷工场……有了铅活字印刷术,书籍在欧洲大量印行,50年中就已经印刷了3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配合文艺复兴的热潮,使欧洲摆脱了中世纪的愚昧黑暗。
自从谷登堡发明近代印刷技术以来,欧洲的印刷术得到长足进步。17,18世纪后,欧洲自然科学进步很快,特别是机器制造技术很发达。1800年左右发明了石印技术,为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胶版印刷术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到了1817年又出现了柯尼希滚筒快速印刷机,伦敦第一批大量发行的《泰晤士报》就是靠它快速印刷的,日印报几万份。短短6年后,美国又发明出更为先进的哥伦比亚印刷机。如今,这些机器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至于制版方面,今天的电脑照排使制版术经历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东亚的印刷术
在谷登堡博物馆里专辟有东亚印刷术展厅,在此可以看到中国、朝韩、日本等国的古代印刷技术。
该馆介绍说,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字已有六七千年历史。2000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到隋唐时代已有雕版印刷术。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大批文物中,发现一本印刷精致的《金刚经》,末尾题到“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唐末)。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物。1907年被斯坦因盗去,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
雕刻木板印刷,比手写抄书方便不少,但雕版依然很费工。因此,进一步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谷登堡博物馆里,特别竖立起我国发明家毕昇的塑像,介绍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关于毕昇的生卒年月、经历均无考,同时代空科学家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篇是唯一的记载,摘录如下: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这就是说毕昇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比德国谷登堡发明铅活字技术早400年。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广泛采用,除了《梦溪笔谈》外别无记载,迄今尚未找到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品。总之,自唐代到清末1300年间,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活字版不及雕版的十分之一。这是因为汉字数量多,排版费时费工,在古代书籍流通量还不十分大、品种还不十分多的情况下,反不如用雕版,因此直到清代手工雕版印刷还支配着我国的印刷业。
《百度百科》毕昇条目写道: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出土毕昇墓碑,毕昇于宋仁宗皇右三年(1051)去世,次年由其4个儿子为之立碑。条目中还提到: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但此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1990)中并无记载,看来学术界对此发现的看法尚未达成一致。
元明清以来我国也曾有过木活字(如王祯,印本已佚)和铜活字印刷的记载,但都没有大规模推广,留下的早期活字印刷品极少,而以清代的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最有名。倒是邻邦韩国保存下最早的铜活字印刷实物。位于韩国中部的清州,被誉为铜活字印刷的摇篮。该市有个兴德寺遗址。兴德寺是世界上最先用铜活字印刷的地方之一,早在高丽时代的1377年,兴德寺就用铜活字印刷出书籍《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据介绍,印刷术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作了改进,最先使用铜活字。高丽文献《东国李相国集》记载,在1234年至1241年间,崔允仪用金属活字印刷了《古今详定礼文》这本书,但只印了28部,现已不存。因此兴德寺所印的《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就成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比西方印刷术鼻祖谷登堡铅印的《圣经》(1450年)早70多年,但原本1853年被法国人买走,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谷登堡博物馆里用一组模型专门介绍了高丽时代的铜活字印刷术。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澳门第一次铸成汉文铅字,印出一部汉文《圣经》。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人们要办报出书,介绍西学。而我国固有的雕版印刷术已不能适应这种新的需要,于是西方印刷术开始在中国逐步推广,到20世纪初,机械化石印铅印技术已成为我国印刷事业的主流,而千余年来的手工雕版与旧有的活字版印刷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2-11-24日参观,12月7日动笔
http://s9/bmiddle/a065430egd1db84a3ab58&690
谷登堡博物馆老馆
http://s15/bmiddle/a065430egd1db8819110e&690
谷登堡博物馆和谷登堡头像
http://s11/bmiddle/a065430egd1db8ba3562a&690
谷登堡所印的42行《圣经》(1452-1455年间)
http://s14/bmiddle/a065430egd1db90db023d&690
谷登堡印刷工场
http://s16/bmiddle/a065430egd1db93f50c3f&690
早期印刷机
http://s16/bmiddle/a065430egd1dba5d6d8df&690
毕昇塑像(在谷登堡博物馆)
http://s6/bmiddle/a065430egd1db9a46ab55&690
高丽时代的铜版书(13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