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争芳斗艳的唐山老瓷
(2018-06-13 15:11:47)
标签:
转载 |
分类: 收藏篇 |
民国时期,唐山享有“北方景德镇”的荣誉,唐山窑陶瓷生产除启新、新明、德盛、东陶成四大厂之外,还有德顺局、三合义、广裕昌、合记瓷厂、德盛成、裕丰瓷厂、德顺隆、庆和成、天兴成、永立等大小约八十家瓷厂,它们在继承中创新,走出去,学习外省瓷厂的先进经验,请技艺高超的师傅来唐山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了唐山瓷的质量,造就了唐山窑陶瓷艺术的辉煌,共同撑起了唐山窑陶瓷的一片兰天。我收集的唐山老瓷有一百五十余件,其中有名款的97件,无名款的60件。按有名款的实物数量来排队,其顺序分别是启新(48件)、新明(17件)、德盛(16件)、东陶成(9件)、德顺局(4件),裕成、三合义、明华各一件。这个统计数字大致反映出了当年的唐山老瓷生产厂家的生产销售情况,其中的领军者应该是启新瓷厂。该厂不但生产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品种丰富。当然新明、德盛、东陶成三家只是稍有差距。此四家生产的瓷器在唐山这片得天独厚的沃土上争芳斗艳,呈现出四雄争霸之势,展现了唐山瓷的风采。笔者收藏的唐山老瓷品种有:掸瓶、插花瓶、将军罐、冬瓜罐、壮罐、茶罐、花觚、提梁茶壶、手把小茶壶、帽筒、笔筒、水仙盆、肥皂盒、胭脂盒、印色盒、大盘、小碟、饭碗等,可以说,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唐山人都知道,早期的唐山瓷又叫“洋灰瓷”,原因有二:(一)启新洋灰公司生产瓷器较早,且数量较大.影响当然也大;(二)唐山早期的白瓷,形体粗笨,胎质疏松,色泽白中泛灰,瓷化程度较差,敲击声音沉闷,所以老百姓这才把早期的唐山瓷戏称为洋灰瓷。唐山老瓷质量达到最高水平的时间,当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后,本人手中的藏品为此做了诠释。上面提到的几大厂家生产的嫁妆瓷所题写的年款告诉了我们,唐山细瓷生产的最早年份是启新瓷厂的一对150件釉下彩掸瓶,生产时间是1926年。此掸瓶正面画片,集人物、花鸟、山水于一体,色彩用的是当时流行的浅绛彩,画面丰满,色泽淡雅,画法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应该是唐山老瓷的代表作。瓶的胎质瓷化程度很高,胎体薄而均匀,敲击声音悦耳,釉质纯净,白润光滑,实为民国瓷的上品佳作,敢与当时的江西瓷争芳斗艳,并肩比美!瓶的背面是一首四句七言诗,行楷端庄秀美,功力上好,题款是“岁次丙寅冬月上浣
唐山老瓷生产的第二个大厂家是“新明瓷厂”。笔者收藏的新明瓷厂产品只有17件,其中150件掸瓶12件,未见300件的大器,总体水平似乎略逊于启新,但是不乏有精品之作。其中的一只茶罐胎体磁化程度很高,釉色白润,画片是普通的仕女图,手法上乘,色彩丰富,罐底钤“新明瓷厂”红色方印。另外的一把小茶壶很精致,上口是翻卷的莲瓣,壶体如多楞的南瓜,手把成竹节状,难能可贵的是,正面是一幅精美的山水图,用的也是流行的浅绛彩,远山近水,茅屋草亭,渔人帆影尽收其中,一个小小的茶壶,花费如此巨大的功力,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唐山瓷业同仁的敬业精神。
德盛瓷厂的产品只得到掸瓶和冬瓜罐两种器型,其中的一只冬瓜罐代表了德盛瓷厂产品的质量。此罐胎体沉重,磁化程度很好,敲击声音清脆,只是釉色的白度略逊于启新、新明。画片是百鸟朝凤图,工笔重彩,生趣盎然。画面上的凤凰与仙鹤似在君臣对话,小燕倒挂在树枝上张嘴插言,黄雀从远处急急的飞来,河塘里的一对鸳鸯在窃窃私语,画面中央是一朵盛开的牡丹,整个画面富丽堂皇,一片祥瑞,既有高超的画技,又有富贵吉祥的寓意,是唐山老瓷乃至民国瓷器的上品佳作。德盛的产品有一个十分特殊手法——寄托款。举例如下:“辛未之梅月客次于珠山德盛出品”、“辛未之冬月客次于珠山德盛出品”、“壬申荷月江西德盛出品”、“辛未之春月客次于珠山德盛出品”等。珠山,在江西景德镇的老城区,是景德镇的象征和代名词。德盛瓷厂用珠山作寄托款,说明它的产品质量已经具备与之一争高下的水平。
东陶成的产品也是只见掸瓶和冬瓜罐。掸瓶、冬瓜罐,一样一对,四件套,这是民国期间民间百姓嫁女陪送的最简单的嫁妆。东陶成的掸瓶未见300件大件,150件的掸瓶,胎体比较笨重,磁化程度尚好,釉色很厚,但泛青色。画工水平一般,未见上佳画片,总体水平略逊于以上三家。德顺局的产品虽然只见到四件实物,但是其产品质量却不可小觑。一只150件的掸瓶,胎体质量一般,釉色虽纯净,但白度不够。画片是“松下问童子”,笔法精炼,色彩丰富,人物传神,其绘画水平当在东陶成之上。
没有厂家款式的唐山老瓷它们之中的佳品也应当给予表述。其中的两只300件掸瓶,画工精美,富丽堂皇,尤其在仕女的脸部添了眼影,使仕女平添几分魅力。落款写在瓶的口沿下方,分别是:“富贵有余
唐山是中国陶瓷工业化的发祥地,唐山窑陶瓷文化见证了我国手工作坊式陶瓷生产向工业化生产发展的过程。唐山窑由清末、民国发展到解放初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中国近代陶瓷生产中创造出了辉煌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山窑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唐山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与珍惜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