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十四章解读

(2012-03-19 06:25:25)
标签:

道德经

解读

老子

文化

分类: 老子《道德经》解读

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义:

视之不见,名曰夷:明知有物,想看却看不到,这种情况称为“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明知有音,想听却听不到,这种情况称为“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明知有物,想摸却摸不到,这种情况称为“微”。 搏,表示“接触”而部表“搏击”。 微:表示细小,又表示无形。“视、听、搏”本意为“视觉、听觉、触觉”,这是人的“五种感觉”之三,其他二者为鼻息嗅觉和口尝之味觉。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夷”、“希”、“微”三者都表示微小,他们直接按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意义相同不同再区分。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道”的上面不明亮,其下面不昏暗。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边无际不可名状,后复归于物。看似远大而又不见物像。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称为“惚恍”(亦称为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迎着他观察,看不到其头,随着他观察,看不到其尾,显然也看不到身躯,因此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却实感觉到他真真切切地存在。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古有之道,驾驭今世之事物。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能揭示宇宙之根本,则是道的纲领。始,根本。知,告知,揭示之意,(有人将“知”理解为 “知道”、“了解”之意,似乎不妥。因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所生,因此宇宙万物的一切“道”完全都掌握,人们是通过“道”的“有”与“无”的表象来了解宇宙万物,所以说“道”的本意是告知人们宇宙万物的真象)。纪,纲纪,纲领,道的本意和宗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