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色彩的情感》教学反思

(2015-05-06 08:13:04)
分类: 教学反思

色彩,作为传递感情的手段,往往胜于形状。色彩是富有表情的艺术语言,而且色彩也是大众化的艺术语言。

《色彩的情感》是继认识色彩、色彩三要素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后的第二课时内容,旨在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观察色彩和体验色彩,从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色彩的魅力。在宝宝衫的设计活动中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色彩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

经过了备课、试上、磨课等一系列的前段准备工作以后,这节课作了市级美术课展示。自以为本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教学设计上成为亮点,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阶段我运用了多媒体,借用立邦油漆的一段广告视频,一张张绚丽的色彩图片扑面而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让他们初步体验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为整堂课奠定了轻松活泼的氛围,成为一个亮点。

二、教学方法上,一切形式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

每位开课老师都希望把课堂环节设计得与众不同一些、留给师生们深刻的印象。这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课件展示法、现场展示法等。我们不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上,对色彩的认识、理解以及相关知识学习讲的太多,忽视了让学生在制作中体验、感受、并获得审美知识。所有的教学方法、手

段是形式,不该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而其始终围绕的中心就是目标。只有认清形式与目标的关系才能避免出现“游戏课”现象。

三、教学内容上,需要斟酌筛选。

生活中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色彩的情感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会产生对同一色彩的不同的感受,同时色彩的情感也受不同国籍、文化背景而影响。比如红色,有同学说联想到火焰、红旗、窗花,觉得比较热烈、激动、喜庆。但是也有学生说“杀人了”、流血等恐怖的字眼。我在这一环节中对所选图片进行斟酌筛选,采用以正面引导、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主,负面的、消极的点到为止的方法,把美育与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重视现代媒体,同时重视传统手段

1

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美术教学容量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图片,获得感受,为此引用了大量丰富多彩、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使用后为课堂锦上添花,真正发挥了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功能和互补作用。

2

示范、板书等传统手段不同忽视。

设计体验环节上,我舍弃了电脑示范,采用水粉笔和画纸在黑板上操作示范,一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美术基本功,另一方面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继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帮助”教师来完成设计,以此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是多媒体无法替补手段。

粉笔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手段。虽然有多媒体可以一一展示课堂的每个环节,但是板书的书写依然能够把重点、难点内容进一步凸显,加深印象,获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各种色彩的图片还可以准备的更丰富些,让学生在该色彩的图片欣赏中有感而发,就可以避免教师一个劲的问:“看来这组图片有哪些感受啊?”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课堂离不开教科书。与许多老师一样,往往认为教科书上的内容容量小、难度低,以为有了多媒体中丰富的图片做补充,就不再需要书本了。其实这只是教师的想法,课后在于学生的聊天中得知,他们还是很希望看到书本,最好是课前就给时间他们预习,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他们才能有准备、有目标、有设想、有创意。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短短四十五分钟,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倾注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展示了学生们的无穷的创造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