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莱州大姜前期、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2011-01-16 15:39:00)
标签:

杂谈

第一部分:莱州 优质大姜  前期管理技术

一、严格选种

在拿姜、洗姜、晒姜、困姜、催芽、掰姜种、播种过程中要严格选种,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变软的姜块。

药剂浸种

大姜催芽前,可以用津河牌农用硫酸链霉素、或2%阿维菌素浸种1530分钟,分别防治姜瘟病和癞皮病。

三、底肥施发酵有机肥、少施(或不施)化肥

1、底肥要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猪粪、猪尿、羊粪、牛粪、兔粪、豆饼、豆粕、煮熟的豆、花生饼等。生鸡粪(猪粪、羊粪等)3月—5月在土壤中不发酵,67月份,气温高,地温也高,在土壤中慢慢发酵,释放大量热量,造成烧根,大姜前期生长慢,分杈少。

2底肥可以不施或少施尿素、复合肥等化肥。因为大姜从播种出芽(4月中旬)到三马杈期(6月中下旬),依靠姜块自身营养物质供给生长,基本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三马杈期(麦收结束)后,才开始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而化肥肥效只有3045天,大姜需要吸收养分的时候,肥效已经过期,不能供应养分,造成化肥的浪费。

3、莱州大姜生产最常见的2个问题:一是错误地施用没有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生鸡粪、羊粪、猪粪、猪尿)等;二是施田补、乙草胺、割地草等除草剂用量偏大,大姜出的晚、出苗不整齐、苗不长或长得慢。除草剂残效期为90180天,正好影响12茬农作物的生长。

四、加大行距、减小株距(斜摆)密植栽培技术

加大行距:5560厘米加大到7075厘米;缩小株距:2225厘米缩小到1618厘米,1亩种植50005500株大姜。

加大行距、减小株距斜摆密植栽培技术的优点有:

1田间管理很方便,如打药、施肥、拔草、浇水、扶垄、培土、抓虫

2最关键的是立秋扶垄培土时,能够尽量不伤根和少伤根,既不耽误大姜的生长,又防止病原菌从断根的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尤其减少姜瘟病的发生。

3保护姜块完整。大姜收获时,折断姜块和损坏姜块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块姜(单块重5斤以上)的数量也明显增加。

五、大姜前期病虫害(14病)防治技术

11代钻心虫5月下旬—6月初产卵,6月上中旬孵化,6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危害大姜。选用“天下无虫+有机硅”, 52530日于晴天傍晚日落时,开始打第1遍关键药,以后间隔10151次,连续打4次关键药,对预防钻心虫和杀死钻进大姜嫩梢内的钻心虫效果都很好。

2细菌性烂心病于5月下旬—6月上中旬发生,选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间隔51次,连续打2次药,重点喷大姜嫩梢。注意:不能用手掐烂心,因为手传播病菌。

3、腐霉根茎腐烂病(茎基腐病、俗称:掐脖子病、烂脖子病)于6月初—7月发生,对发病病株周围的大姜,对大姜植株靠近地面的根茎处,选用64%杀毒矾、多宁+70%甲基托布津灌根,间隔51次,连续灌根4次。

4、癞皮病于 620日—820日防治,11次顺姜沟冲施22%阿维菌素,间隔101次,连续4次,共计82%阿维菌素(河北保定  科绿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5、炭疽病于6月下旬—8月初发生,选用50%施保功、70%甲基托布津,间隔51次,连续打3次药,重点喷大姜的下层叶片和叶片的反面。

六、大姜前期肥水管理技术—冲施黄腐酸盐和高钾宝技术

1早冲、多冲黄腐酸盐大姜从播种、出芽后,11次冲施30袋增产型黄腐酸盐,促进生根,以后间隔151次,连续冲施68次,共计150240袋增产型黄腐酸盐。

2晚冲、少冲诺尔高钾宝。三马杈期(麦收结束)后,大姜开始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6月下旬—7月,11次冲施2030斤诺尔高钾宝,间隔101次,连续冲施3次,共80斤诺尔高钾宝。

 

第二部分:莱州 优质大姜  后期管理技术

一、大姜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22病)

12代钻心虫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选用“天下无虫+有机硅”新技术,于7月下旬晴天傍晚日落时打药,间隔10151次,连续打2次药。

2甜菜夜蛾于8月上旬发生,选用杜邦安打、杜邦印响、杜邦凯恩、甲维盐等,于晴天傍晚日落时(下午630以后)打药,重点喷大姜的嫩梢。

3、斑点病(黄叶病)于7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分别于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下旬各打1遍药,选用75%达科宁、10%世高,70%甲基托布津、杜邦福星、杜邦万兴,重点喷大姜的嫩梢、上层叶片和叶片的反面。

4、姜瘟病:于立秋扶垄培土后普遍发生。

4.1姜沟杀菌:防治最佳时间是扶垄培土时,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喷洒姜沟的断根、伤根杀菌,防止病原菌从根的伤口侵入。预防成本仅仅为12元。

4.2灌根:发现病株时,对病株周围的大姜,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灌根,1株灌药液0.51斤,间隔51次,连续灌根4次。

二、立秋扶垄浅培土、多次培土技术

1扶垄浅培土姜块生长需要黑暗的条件,且在地下12厘米处膨大,不会在地下15厘米以下深处膨大生长。如果培土过深(姜沟深大于15厘米),姜块首先向上生长到地下12厘米处,然后才开始膨大,所以姜块长成了“找爬钩”的形状,收获和运输时很容易折断。

21次培土变为2次,3次培土,每次培土要加宽、加厚,像乌龟背的形状,但不要加深。注意首先选择长势良好的区域培土,长势不好和有病虫害的区域要后培土。

三、大姜后期肥水管理技术—大姜钾肥后移分次使用技术

1:以1亩大姜产量10000斤为例,分析大姜生长过程和产量构成。8月份,11天生长6080斤大姜,8月生长2000斤大姜;9月份, 11天生长130150斤大姜,9月生长4000斤大姜;10月份,11天生长180220斤大姜,20天(假设1021日收获)生长4000斤大姜;910月,至少生长8000斤大姜,约占大姜产量的80%,大姜根系需要吸收大量的优质、速效钾肥。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