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胸血管外科成功应用介入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的“无脉症”

(2014-08-13 15:22:57)
标签:

健康

http://s7/mw690/002VYpZ5zy6LdbwOOloc6&690

http://s3/mw690/002VYpZ5zy6LdbxFf6ae2&690

http://s12/mw690/002VYpZ5zy6Ldby5ltFdb&690
  

  近日北京电力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利用介入技术,成功治疗两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性的“无脉症”,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显著改善,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锁骨下动脉的近心段有部分狭窄或完全闭塞性病变,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该疾病病理基础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导致脑缺血性发作引起的头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晕厥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无脉症”等。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各种解剖外旁路术和PTA。

  以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对于锁骨下动脉近心段狭窄的病人采取支架植入术,完全闭塞性病变由于操作难度大均采取腋动脉—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该术式必须在全麻下进行,且手术创伤大,对于一些高龄、合并症较多的病人不适用。PT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这项技术具有微创、安全、保持生理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操作安全、疗效满意,正逐渐取代传统手术,该术式是在介入下行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的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从而改善患侧手臂的血液供应和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上述两例病人分别由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内分泌科转入心胸血管外科,均采取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开通成功,表明医院介入诊疗技术在治疗外周血管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心胸血管外科供稿  文/图 崔水森  董建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