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世界过敏日”吗?
任华丽
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生根据希腊语Allos(其他)和Ergos(反应)创造了allergy(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一词,用以描述有些患者在血清免疫治疗时出现的“不一样的反应”,亦即超敏反应。
在之后的百余年,变态(过敏)反应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发展起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宠物过敏、药物过敏等作为典型的过敏病,逐渐被大家认识和了解。
2005年,世界过敏组织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发起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过敏性疾病的知晓度。
过敏究竟是怎么回事
过敏,又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指人体对正常人可以耐受的某些物质,如屋尘、尘螨、花粉、牛奶、鸡蛋、宠物、药物等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患者体内出现了针对此物质的抗体。当患者再次接触该物质,会表现出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流泪、咳嗽、喘息、皮肤痒、皮肤起疹、口唇及眼睑皮肤肿胀,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过敏高发却不被认识
过敏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世界过敏组织在30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22%(2亿5千万人)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病。
过敏病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本身也有其复杂性。同一种过敏原可以使不同患者产生相同的症状,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症状。另外,过敏病本身的发生及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为“过敏进程”,即一个过敏体质的人,幼年时出现食物过敏,之后会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哮喘、鼻炎、皮炎等。有些患者希望通过一次性手术治好过敏,这不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诊断过敏性疾病,及时明确过敏原并给予恰当的对因治疗非常重要。
过敏病需及时就医诊断
通常,过敏病的发生有明确的诱因,症状多发生在与过敏原接触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皮肤瘙痒、连续喷嚏、慢性咳嗽及喘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过敏的发生不典型。食物不耐受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体对某种食物代谢不良会在体内产生针对该种食物的特异性抗体蓄积,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会引起多种不典型的慢性过敏症状,如耳鸣、眩晕、面瘫;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慢性咳嗽、喘息、胸闷;反复口腔溃疡、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反复感染、体重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多种症状仍在研究探索当中,因此,当机体出现原因不明的“疑难杂症”,经相关专科检查及治疗后仍病情反复,可以考虑查找一下有无过敏原因。一旦病因去除,疾病常可不药自愈。
过敏预防及诊疗原则
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也与遗传体质有关。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过敏病的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将过敏病诊疗归结为四个重要的部分:医生及患者教育,避免过敏原,对症用药及特异性脱敏治疗。
首先,医生和患者需要对过敏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解。在阵发性喷嚏、流涕、眼痒、干咳、喘息、皮肤瘙痒等疑似过敏症状出现时,应积极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查找过敏原。
其次,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如室内地板应尽量用木质地板或瓷砖,尽量减少地毯使用,避免尘螨滋生;厚重窗帘、毛绒玩具等应经常清洗;注意空调过滤网、碗橱、书架等的清洁;家用轿车的车内地毯、地垫应保持干净,车内空气过滤器应定期清洁;不要将宠物带到车内,以减少车内飘浮的毛屑。
再次,对症用药。这是过敏病防治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过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由于症状没有及时控制引起的其他合并症。
最后,过敏原特异性脱敏治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过敏病唯一对因治疗,其简单原理为按一定规律给患者皮下注射过敏的物质,剂量由小到大,使患者对此类过敏原逐渐耐受,减轻过敏或不再产生过敏现象。脱敏治疗可以预防新发的过敏,防止过敏进一步发展,兼有预防和治疗的意义。
(作者系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