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阅读,我不是专家,只是个热衷于此的妈妈。我没有学过理论,只有一年多的实践心得。我选的书,我开始实施阅读的时间,我的方法,都只是从和我儿子的互动中总结出来的,不一定能放之四海,仅供参考而已。
亲子阅读,态度和方法比书本身更重要
想看推荐书目的亲们不要着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态度和方法。
以前我认为亲子阅读不就是给孩子读书么?有什么难的?开始给我儿子读书后才发现,那不是一般的活儿!真的不仅仅是父母买来一堆书,坐下来为宝宝读读这么简单。先不说如何选书,如何买书(这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详细介绍),光是如何让完全没有读过书且专注力不强的小宝宝安静坐着看图画听你读,就很难!首先需要父母花点小心思提高一下读书的技巧,最起码想点招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其次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小宝宝读书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有的宝宝天生就爱读书,很快就能养成好的习惯,可是我家宝宝用了2-3个月才渐渐适应亲子阅读,真正养成自己想要读喜欢读的阅读习惯,花了4-5个月吧!然后一点就是,父母一定要有信心,我十分赞同一句话: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要父母不懈努力和坚持,或早或晚一定会有收获。
现身说法一下。在我们家,我儿子不喜欢他爸爸和外婆给他读书,只认我一个人,为什么呢?同样是读,书也一样,难道他只适应我的风格吗?后来我专门留意他爸爸和外婆的读书方式,才明白了。
他爸爸是这样的,拿书当讲稿,类似领导作报告,连断句都会断错,也时常将“此处应有掌声”之类的话也心不在焉地念出来。本来蛮好的一本书,听他读真的索然无味,完全没激情没互动!我把它称为“任务型读书”。这是态度问题。
他外婆是这样的,拿着书读得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但太执着于读对文字,忽略了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在我听来像导航!我称之为“机械型读书”,是能力问题。
所以一本有趣的书,读的态度和方式不对,可能听上去会很无趣。反之,即使一本很平淡无奇的书,如果你很有感情地读,加上点幽默感,在恰当处抖个自编的包袱或搞出点小动静小动作甚至角色扮演来增强戏剧性,那么可能它立马就变成宝宝念念不忘,每天指定必读的好书!
当然,不是每本书都必须那么费劲地读,大多数爸爸妈妈读书时都是饱含爱心投入真情的,宝宝自然能体会到,也就愿意听,这就够了。就我自己而言,只有两种情况下才会费尽心思去演绎一本书,一是我刚才提到的开始亲子阅读的初期,二是遇到我儿子不爱看的书时。
我开始尝试亲子阅读是孩子九、十个月时。那时给他看卡片书,他专注力很短,完全没兴趣,后来我推迟到一岁左右,换成了布书,玩具书一类,他倒是爱玩的。但玩书和读书毕竟不是一个概念。当我给他读小熊宝宝这类低幼绘本时,他还是不怎么听,往往是我刚讲了一两页,他就做别的去了。那时为了吸引他注意,我真的什么叫声都学了,什么歌都唱了,什么夸张的表情都演了,每天读书半小时下来,累得人都瘫了。尽管这样,尽管进展非常缓慢,还是每天都坚持着,那时也没有别人给我讲这么多,就是自己坚信一定能帮他养成读书习惯。慢慢地他从每天只能听完半本书,到一本、两本、三本。。。。。。后来终于有一天他睡前主动要求我给他读书了!以后读书的量就开始飞速增长,一年下来,几乎每个人都很惊讶了。
其实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选的小熊宝宝一类书,未必就是最好,后来发现还有更好更适合当时月龄的,但还好我花的心思和所做的努力弥补了选书的不足,而且我觉得对我儿子来说,我的引导更关键。当然我之前就说过,有的孩子天生比较爱看书,不需要家长如此费心,可我儿子明显不是这一类。
碰到我儿子不喜欢的书,我当然得花心思演绎一下。我囤书很多,小孩不喜欢就不读的话就太浪费钱了,出于经济考虑我不也得想办法物尽其用么!其实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小孩子真正不爱看的书很少的。这叫没有差书,只有懒父母!有人说,那你少囤点,用时再买不行吗?嘿嘿!还真不行!关于为啥要囤书以及如何囤书,下回分解吧!
加载中,请稍候......